缓刑的适用对象是什么?
缓刑是一种刑罚执行制度,简单来说,就是对被判处一定刑罚的犯罪分子,在一定期限内附条件地不执行所判刑罚的制度。如果在这规定的期限内遵守了一定条件,原判刑罚就不再执行;如果违反了相关条件,就要执行原判刑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七十二条规定,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可以宣告缓刑,对其中不满十八周岁的人、怀孕的妇女和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应当宣告缓刑:
一是犯罪情节较轻。这主要是从犯罪行为的性质、手段、危害后果等方面来综合判断。比如,同样是盗窃罪,一个是因为生活所迫偶尔盗窃少量财物,另一个是多次入室盗窃大量财物,显然前者的犯罪情节相对较轻。
二是有悔罪表现。这包括犯罪后主动投案自首、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积极退赃退赔、向被害人赔礼道歉等行为,表明犯罪分子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有改过自新的意愿。
三是没有再犯罪的危险。司法机关会根据犯罪分子的犯罪情节、悔罪表现、个人性格、生活环境等因素,来判断其在缓刑考验期间再次犯罪的可能性大小。例如,一个平时表现良好,只是因为一时冲动而犯罪,并且在犯罪后有明显悔悟的人,相比那些有多次犯罪记录、犯罪习性较深的人,再次犯罪的危险就相对较小。
四是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在决定是否适用缓刑时,法院会征求犯罪分子所居住社区的意见,了解社区居民对其适用缓刑的接受程度,以及是否会对社区的安全、秩序等方面造成较大的负面影响。
需要注意的是,对于累犯和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不适用缓刑。累犯是指因犯罪被判处一定刑罚,在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在法定期限内又犯一定之罪的犯罪分子。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是指在犯罪集团中起组织、策划、指挥作用的犯罪分子。这两类人主观恶性较大,社会危害性也相对较高,所以不适用缓刑制度。
综上所述,缓刑的适用对象主要是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且同时符合上述条件的犯罪分子,但累犯和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除外。
相关问题
为您推荐18个最新问题
强奸罪的追诉期是多少年?
财产分割纠纷请律师的收费标准是怎样的,该如何计算?
申请医患纠纷该怎么处理?
具体的儿童福利政策有哪些?
印花税应税凭证名称该如何选择?
别人欠了钱不还该怎么起诉?
劳动法的首要原则是什么?
政府如何处理危房住户?
可以从父母的户口本中分出单独立户吗?
刑法规定的哪些专利侵权属于犯罪?
异地就医备案备案类型该如何选择?
拆迁没有房产证的房子如何赔偿?
民事诉讼法执行程序司法解释有哪些若干问题?
中考时居住证没下来该怎么办?
浙江省酒驾的处罚标准是怎样的?
事故车辆的拖车费和停车费由谁来承担?
出纳挪用公款补上还算犯罪吗?
解聘和辞退的区别是什么?
已为您展示了 18 个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