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stion-icon 未成年人签的合同是否有效,该如何处理?

我家孩子还没满18岁,偷偷拿家里钱和别人签了份合同。我就想知道这合同到底有没有效啊?要是无效的话,后续该怎么处理呢?会不会有什么麻烦?希望懂法律的朋友给我讲讲。
展开 view-more
  • #未成年人
  • #合同效力
  • #法定代理人
  • #合同处理
  • #民法典
answer-icon 共1位律师解答

在探讨未成年人签订合同的效力及处理方式之前,我们首先要明白未成年人在法律上的界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不满八周岁的未成年人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八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而十六周岁以上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未成年人,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对于不满八周岁的未成年人,他们心智发育尚未成熟,缺乏对合同行为及后果的理解和判断能力。所以按照法律规定,他们签订的合同是无效的。比如一个六岁的孩子去和别人签订了一个购买汽车的合同,这种合同在法律上是没有效力的。因为《民法典》明确指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八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有一定的认知和判断能力,但还不完全成熟。他们可以独立实施纯获利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或者与其年龄、智力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为。像接受赠与、购买文具这类行为签订的合同是有效的。然而,如果签订的合同超出了他们的年龄和智力范围,比如签订大额的商业合同,那么这个合同属于效力待定的合同。这意味着合同的效力不是直接确定的,需要经过法定代理人(一般是父母)的追认。如果法定代理人追认了,合同就有效;如果不追认,合同就无效。《民法典》规定,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纯获利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或者与其年龄、智力、精神健康状况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实施的其他民事法律行为经法定代理人同意或者追认后有效。 而十六周岁以上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未成年人,由于他们能够通过自己的劳动独立生活,具备了与成年人相当的处理事务的能力,所以法律将他们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他们签订的合同和成年人签订的合同一样,只要符合合同有效的一般条件,就是有效的。合同有效的一般条件包括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意思表示真实、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 当遇到未成年人签订合同的情况时,处理方式也因合同效力不同而有所差异。如果合同被认定无效,比如不满八周岁未成年人签订的合同,或者八周岁以上未成年人签订的超出其能力范围且未被追认的合同,根据《民法典》规定,行为人因该行为取得的财产,应当予以返还;不能返还或者没有必要返还的,应当折价补偿。有过错的一方应当赔偿对方由此所受到的损失;各方都有过错的,应当各自承担相应的责任。也就是说,如果对方因为合同无效受到了损失,有过错的一方需要进行赔偿。

avatar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suggest-qr
mobile-suggestion
qr why
mobile-cta-laywer cta-laywer
免费法律咨询 3423名律师在线 3分钟快速回复
立即联系立即拨打立即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