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stion-icon 先扣除利息的借款受法律保护吗?

我之前借钱给别人,当时就把利息先扣掉了,只给了对方扣除利息后的金额。现在对方还款有点不积极,我担心这笔借款的合法性。想知道这种先扣除利息的借款方式,在法律上到底受不受保护呢?
展开 view-more
  • #砍头息
  • #借款保护
answer-icon 共1位律师解答

在探讨先扣除利息的借款是否受法律保护这个问题时,我们首先要明确这种行为在法律上的定义和相关规定。这种先扣除利息的借款方式,在法律上被称作“砍头息”。简单来说,就是出借人在向借款人提供借款时,预先从本金中扣除了一部分利息,借款人实际拿到手的钱比借款合同上约定的本金要少。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六百七十条明确规定:“借款的利息不得预先在本金中扣除。利息预先在本金中扣除的,应当按照实际借款数额返还借款并计算利息。”这一法律条文的存在,主要是为了维护借款合同的公平性和合理性。因为对于借款人而言,他们实际使用的资金是扣除利息后的金额,如果按照合同约定的本金来计算利息,无疑会加重他们的负担,这对借款人是不公平的。 从法律保护的角度来看,虽然借款合同本身可能依然有效,但在处理这种存在“砍头息”的借款纠纷时,法院会依据上述法律规定进行处理。也就是说,借款本金会按照借款人实际收到的金额来认定,而利息也会基于这个实际本金数额来计算。 举例说明,如果甲与乙签订了一份借款合同,约定借款金额为10万元,借款期限为1年,年利率为10%,但甲在提供借款时预先扣除了1万元利息,只给了乙9万元。那么在法律上,借款本金就会被认定为9万元,乙只需按照9万元的本金来返还借款和计算利息。假设借款期限届满,按照实际本金9万元和约定的年利率10%计算,乙应返还的本息总额为9万元本金加上9000元利息,共计9.9万元,而不是按照合同约定的10万元本金计算的11万元。 综上所述,先扣除利息的借款这种方式本身存在一定问题,虽然借款关系并非完全不受法律保护,但在法律认定和处理时,会以实际借款数额为准。所以,无论是出借人还是借款人,在进行借款活动时,都应当遵守法律规定,避免采用“砍头息”这种方式,以保障自身的合法权益,减少不必要的法律纠纷。

avatar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suggest-qr
mobile-suggestion
qr why
mobile-cta-laywer cta-laywer
免费法律咨询 3423名律师在线 3分钟快速回复
立即联系立即拨打立即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