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手房阴阳合同是否具有法律效力?


在探讨二手房阴阳合同是否具有法律效力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什么是阴阳合同。阴阳合同指的是在二手房交易中,买卖双方签订两份合同,一份是对外的合同,也就是阳合同,这份合同通常会把房价写得比较低,目的是为了少交税费等;另一份是对内的合同,即阴合同,这份合同反映的是买卖双方真实的交易价格和交易条件。 从法律角度来看,阴阳合同的法律效力不能一概而论,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分析。 首先是阳合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四十六条规定,行为人与相对人以虚假的意思表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阳合同是买卖双方为了逃避国家税收等目的而签订的,并不是双方真实的意思表示,所以阳合同通常会被认定为无效合同。也就是说,这份合同在法律上不具有强制执行力,如果因为阳合同产生纠纷,法律不会按照阳合同的内容来处理。 然后是阴合同。阴合同反映了买卖双方真实的交易意图和交易条件,只要阴合同的内容不违反法律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三条的规定,具备下列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一)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二)意思表示真实;(三)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那么阴合同就是有效的。例如,双方在阴合同中约定的房价是符合市场行情的,交易流程也符合法律规定,那么这份阴合同就对双方具有法律约束力。 然而,签订阴阳合同存在诸多风险。对于卖方来说,如果买方以阳合同的低价付款,卖方可能会遭受经济损失;对于买方来说,如果卖方不承认阴合同,要求按照阳合同履行,买方也可能会陷入纠纷。而且,签订阴阳合同逃避税收的行为是违法的,一旦被税务机关发现,买卖双方可能会面临补缴税款、罚款等行政处罚,情节严重的,还可能会被追究刑事责任。 综上所述,二手房阴阳合同中阳合同一般无效,阴合同可能有效,但签订阴阳合同存在很大的法律风险,不建议买卖双方为了一时的利益而签订阴阳合同。在进行二手房交易时,应该遵守法律法规,签订合法有效的合同,以保障自己的合法权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