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泄露个人信息罪要承担什么责任?


在我国,银行泄露个人信息是一种严重的违法行为,需要承担多方面的责任。下面为你详细介绍: ### 民事责任 银行泄露个人信息侵犯了个人的隐私权和个人信息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三十四条规定,自然人的个人信息受法律保护。个人信息是以电子或者其他方式记录的能够单独或者与其他信息结合识别特定自然人的各种信息,包括自然人的姓名、出生日期、身份证件号码、生物识别信息、住址、电话号码、电子邮箱、健康信息、行踪信息等。一旦银行实施了泄露个人信息的行为,就构成了对个人信息权益的侵害。 受到侵害的个人有权要求银行承担民事责任,比如要求银行停止侵害行为,也就是立即停止继续泄露信息的举动;还可以要求银行赔偿损失,这个损失既包括因信息泄露直接造成的经济损失,也包括为了弥补损失而支出的合理费用,像因处理骚扰电话、短信而花费的时间成本换算成的经济补偿等;同时,个人还能要求银行赔礼道歉,以恢复自己的名誉和精神上的抚慰。 ### 行政责任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第六十六条规定,违反本法规定处理个人信息,或者处理个人信息未履行本法规定的个人信息保护义务的,由履行个人信息保护职责的部门责令改正,给予警告,没收违法所得,对违法处理个人信息的应用程序,责令暂停或者终止提供服务;拒不改正的,并处一百万元以下罚款;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款。银行泄露个人信息的行为属于违反个人信息保护法的规定,相关部门可以根据情节轻重,对银行采取上述行政措施。 ### 刑事责任 如果银行泄露个人信息的行为情节严重,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五十三条之一规定的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的构成要件,那么银行相关责任人员将面临刑事处罚。该条法律规定,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向他人出售或者提供公民个人信息,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这里的“情节严重”一般包括出售或者提供行踪轨迹信息,被他人用于犯罪的;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他人利用公民个人信息实施犯罪,向其出售或者提供的;非法获取、出售或者提供行踪轨迹信息、通信内容、征信信息、财产信息五十条以上的等情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