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隐私保护的基本原则有哪些?


个人隐私保护的基本原则是保障个人隐私安全的重要依据,以下为您详细介绍: 合法正当必要原则:这意味着处理个人隐私信息要通过合法途径,不能采用偷取、骗取等违法手段。处理行为必须有正当的理由,不能无缘无故收集和使用他人隐私。并且收集的信息要与处理目的相关且是必要的,不能过度收集。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规定,处理个人信息应当具有明确、合理的目的,并应当与处理目的直接相关,采取对个人权益影响最小的方式。收集个人信息,应当限于实现处理目的的最小范围,不得过度收集个人信息。 知情同意原则:个人对自己隐私信息的处理情况有知情权,处理者要告知个人信息处理的目的、方式、范围等情况。同时,必须获得个人的同意才能处理其隐私信息。而且这种同意应该是个人自愿、明确作出的。就像该法规定,个人信息处理者在处理个人信息前,应当以显著方式、清晰易懂的语言真实、准确、完整地向个人告知相关事项,并且取得个人的同意。 安全保障原则:处理者有责任采取必要的技术和管理措施,确保个人隐私信息的安全,防止信息泄露、篡改、丢失等情况发生。如果发生个人信息泄露等安全事件,处理者要及时采取补救措施,并通知相关个人和监管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规定,网络运营者应当采取技术措施和其他必要措施,确保其收集的个人信息安全,防止信息泄露、毁损、丢失。 公开透明原则:处理个人隐私信息的规则应当公开,处理者要以清晰、易懂的方式向个人说明信息处理的相关情况。让个人能够清楚了解自己的信息是如何被处理的。比如企业要在隐私政策中明确告知用户信息收集和使用的规则。 主体参与原则:个人对自己的隐私信息享有一系列权利,如查询、更正、删除等权利。处理者要为个人行使这些权利提供便利。《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赋予了个人对其个人信息的查阅、复制、更正、删除等权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