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stion-icon 保守国家秘密法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我想了解下保守国家秘密法的基本原则,因为我在一家涉及国家秘密的单位工作,平常要接触很多机密文件。我想知道在日常工作中遵循什么样的原则才是合法合规的,这些原则又有什么作用和意义,所以想请教一下大家。
展开 view-more
  • #保密原则
answer-icon 共1位律师解答

保守国家秘密法的基本原则是在保守国家秘密工作中必须遵循的基本准则,它对于维护国家安全和利益至关重要。以下为您详细介绍: 首先是最小化原则。这个原则的核心是把知悉国家秘密的人员和范围控制在绝对必要的最小限度内。简单来说,就是只有那些真正因为工作需要,必须知道相关国家秘密的人,才能接触到这些秘密。这样做是为了减少国家秘密泄露的风险。《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第十六条规定,国家秘密的知悉范围,应当根据工作需要限定在最小范围。国家秘密的知悉范围能够限定到具体人员的,限定到具体人员;不能限定到具体人员的,限定到机关、单位,由机关、单位限定到具体人员。知悉范围以外的人员,因工作需要知悉国家秘密的,应当经过机关、单位负责人批准。 其次是全程化原则。国家秘密从产生到解除的整个过程,都要采取相应的保密措施。也就是说,无论是在秘密产生、传输、存储,还是使用的各个环节,都不能有任何疏忽,要始终保证秘密的安全性。《保守国家秘密法》第二十一条至第二十九条,分别对国家秘密载体的制作、收发、传递、使用、复制、保存、维修和销毁,以及涉密信息系统、信息发布等方面的保密管理作出了明确规定,确保国家秘密在全生命周期内得到有效保护。 再者是精准化原则。要精准确定、变更和解除国家秘密,不能随意扩大或缩小秘密的范围。对国家秘密的密级、保密期限等,都要进行准确的判断和管理。该法第十条规定了国家秘密的密级分为绝密、机密、秘密三级,同时第十九条规定了国家秘密的保密期限已满的,自行解密。机关、单位应当定期审核所确定的国家秘密。对在保密期限内因保密事项范围调整不再作为国家秘密事项,或者公开后不会损害国家安全和利益,不需要继续保密的,应当及时解密;对需要延长保密期限的,应当重新确定保密期限。 最后是法治原则。保守国家秘密工作必须依法进行,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这意味着无论是保密工作的开展,还是对违反保密规定行为的处理,都要在法律的框架内进行。《保守国家秘密法》第四十八条详细列举了十二种违规行为,如非法获取、持有国家秘密载体等,对于有这些行为且尚不构成犯罪的,依法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avatar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suggest-qr
mobile-suggestion
qr why
mobile-cta-laywer cta-laywer
免费法律咨询 3423名律师在线 3分钟快速回复
立即联系立即拨打立即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