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行消费者公益诉讼的依据是什么,又面临哪些障碍?

在日常消费中,消费纠纷频发,很多时候消费者权益受损却难以有效维权。比如一些商家的虚假宣传、售卖假冒伪劣商品等行为,侵害了众多消费者利益。想了解下实行消费者公益诉讼具体有哪些依据,以及当前面临的现实障碍又有哪些,以便更好地维护自身权益。
张凯执业律师
已帮助 867 人解决法律问题

实行消费者公益诉讼的依据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从部门法依据来看,虽然我国民事公益诉讼法律尚不成熟,例如《民事诉讼法》曾规定消费者诉讼前提必须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人,未明确规定消费者公益诉讼制度,使得《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在消费者公众利益遭受侵害时难以充分发挥作用。但现行法律毕竟为消费者维权提供了基本的实体法和诉讼程序环境,随着法律的不断完善,构建消费者公益诉讼制度的部门法依据正在逐步健全。


其次,公众维权意识的增加为推行公益诉讼制度提供了强大动力。从“王海现象”到“朱燕翎跨国起诉雀巢转基因食品案”再到“李刚起诉全国牙防组案”等,都体现了公众权利意识的觉醒。尽管这些个体诉讼难以达到维护公共利益的目标,但消费者维权意识的普及,将有力推动公益诉讼的发展。


再者,消费者团体的增长奠定了消费者公益诉讼的基础。许多消费者团体,特别是消费者协会,已经拥有相当的社会影响力,为公益诉讼制度的建立创造了条件。


然而,实行消费者公益诉讼也面临着一些障碍:


一方面,在我国现行《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和《民事诉讼法》规定的消费争议解决途径中,理论上诉讼是最权威、最终、最有力度的方式,但消费者诉讼制度存在缺陷。例如原告起诉资格存在障碍,按照传统规定,要求与案件有直接利害关系,这限制了公益诉讼中适格原告的范围;判例的效力障碍,即已有的一些判决在后续类似案件中的指导和参考作用不明确;法律责任制度缺陷,对于侵害消费者公益的行为,相关责任界定和惩处力度可能不足;诉讼费用承担问题,消费者可能因担心高昂的诉讼费用而望而却步。


另一方面,在现实生活中,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消费纠纷屡见不鲜,但受害的消费者往往选择忍气吞声。这可能是因为维权成本高、时间长,消费者担心影响自身生活和工作;或者对维权结果缺乏信心,认为即使起诉也难以获得理想的赔偿和结果。

相关问题

为您推荐20个相关问题

构成代表人诉讼需要具备哪些要件呢?

在一些集体纠纷案件中,涉及人数众多,想通过代表人诉讼来维护权益,但不清楚具体要满足哪些条件才能构成代表人诉讼。比如在消费者集体维权、环境污染集体诉讼等场景下,很希望了解清楚相关要件,以便更好地准备和推进诉讼。

商家虚假宣传时,消费者应该获得怎样的赔偿?

最近买东西时,发现商家宣传和实际商品不符,感觉被欺骗了。想知道这种商家虚假宣传的情况,法律上具体是怎么规定赔偿的,赔偿金额怎么算,有没有其他相关要求。

遇到商家虚假宣传的情况,消费者该如何维权?

最近在购物时,发现商家宣传的商品功效与实际严重不符,感觉自己被欺骗了。不知道具体该采取哪些步骤来维护自身权益,也不清楚能获得怎样的赔偿,希望能得到详细的解答。

消费者是否享有公平交易权?如果有,具体指的是什么?

在日常消费中,经常会遇到一些交易不太公平的情况,比如买东西时感觉价格虚高、商品质量没保障,或者被强制消费等。不清楚这些情况是否侵犯了自己作为消费者的某种权利,很想知道消费者的公平交易权具体包含哪些内容,在遇到不公平交易时该如何维护自己的权益。

侵犯消费者人格权需要承担什么法律责任?

最近在消费过程中,遇到了商家侵犯人格权的事儿,比如未经允许使用我的照片做宣传。我想知道这种情况下,商家具体要承担哪些法律责任,承担责任的依据又是什么。

虚假宣传造成消费者损害的,应当承担什么责任?

我在购买商品时,被商家的虚假宣传误导了,购买后才发现商品与宣传的严重不符,给我带来了经济损失。我想知道在这种情况下,相关方具体要承担哪些责任,赔偿标准又是怎样的呢?

商家欺骗消费者该怎么办?

我在购物时遭遇了商家的欺骗,比如买到的商品和宣传的完全不符。我很气愤,想知道具体有哪些有效的途径可以维护自己的权益,每种途径又该怎么操作呢?

商家欺骗消费者该按照怎样的赔偿法进行赔偿?

最近在购物时,感觉商家存在欺骗行为,比如虚假宣传商品功效,实际使用与宣传严重不符。我想知道具体能要求商家怎么赔偿,赔偿金额是怎么确定的,有没有相关的法律明确规定这些。

商家欺骗消费者,按照赔偿法具体是怎样处罚的?

我在消费过程中遇到了商家欺骗的情况,比如虚假宣传商品功效,导致我购买后发现实际与宣传不符。我想知道这种情况下,法律对商家具体有哪些处罚规定,赔偿标准又是怎样的。

欺骗消费者行为该怎么进行赔偿?

我在消费过程中遇到了商家欺骗的情况,比如宣传的商品功能和实际严重不符。我想知道具体法律上对于这种欺骗消费者行为的赔偿是怎么规定的,赔偿金额怎么计算,有没有其他相关的赔偿要点。

仲裁局能仲裁欺诈消费者的案件吗?

我在消费过程中遭遇了欺诈行为,损失了不少钱。试过和商家协商,但没什么效果。现在想知道仲裁局到底能不能管这种欺诈消费者的事儿,具体需要满足什么条件才能申请仲裁呢?

欺骗消费者按照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会怎么处罚?

我在消费过程中遇到了商家欺诈的情况,买的东西和宣传的完全不一样。我想知道具体法律上对于这种欺骗消费者的行为,除了要求赔偿外,相关部门会不会对商家有其他处罚,处罚标准又是怎样的。

网购涉嫌欺诈的情况下,应该怎么进行赔偿?

我在网上买东西时,发现商家好像存在欺诈行为,比如虚假宣传、售卖假货等。我不太清楚这种情况下我能获得怎样的赔偿,赔偿的标准具体是怎么定的,还有通过什么途径去争取赔偿。希望能得到专业的解答。

遇到诈骗虚假宣传的情况该怎么处理?

最近在消费时,发现有些商家宣传的内容和实际严重不符,感觉自己可能被骗了,很担心权益受损。想知道针对这种诈骗虚假宣传行为,具体有哪些处理办法,能不能让商家受到应有的惩罚,自己又能得到怎样的赔偿。

消费者欺诈退一赔三需要什么证据?

我在消费过程中,怀疑商家存在欺诈行为,想让商家退一赔三,但不清楚具体要准备哪些证据。比如买东西时遇到虚假宣传,或者服务与承诺不符等情况,到底该收集哪些方面的证据来维护自己的权益呢?

虚假诉讼应该如何处理?

我最近碰到一个案子,感觉像是虚假诉讼,但不太确定具体该怎么应对。想了解下虚假诉讼的认定标准,以及相关处理流程和法律后果等方面的内容。

虚假宣传误导消费该如何进行赔偿?

我最近购买了一款产品,商家宣传时说有很多神奇功效,但实际使用却并非如此。我感觉自己被误导消费了,想知道这种情况下我能获得怎样的赔偿,具体的赔偿标准和流程是怎样的呢?

反不正当竞争法与民事侵权法律有哪些区别?

在商业活动和日常生活中,时常会遇到一些权益受损的情况,有时搞不清到底该适用反不正当竞争法还是民事侵权法律。比如遇到假冒商标行为,或者个人名誉被诋毁时,不知道该依据哪部法律维权。想具体了解下二者在适用场景、责任承担等方面的区别。

投诉了商家,对我会有影响吗?

我最近在消费过程中遇到了一些问题,就投诉了商家,但心里一直有点忐忑。不知道这样做会不会给我带来什么不利影响,比如会不会被商家报复,或者在某些方面受到限制。想了解下具体在法律层面上,正常投诉商家是否会对我有影响。

消费者仲裁后是否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

我在消费过程中与商家产生了纠纷,选择了仲裁的方式来解决。但现在我对仲裁结果不太满意,心里很纠结。我就想知道在这种情况下,我能不能再向法院提起诉讼呢?具体要满足哪些条件才可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