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摊面积的计算公式是什么?
我买了套房子,合同里提到了公摊面积,但我不太清楚这公摊面积是怎么算出来的。我想知道公摊面积的计算公式是什么,这样我就能自己算算我家房子的公摊面积合不合理了。
展开


公摊面积是指由整栋楼的产权人共同所有的整栋楼公用部分的建筑面积,包括电梯井、管道井、楼梯间、垃圾道、变电室、设备间、公共门厅、过道、地下室、值班警卫室等,以及为整幢服务公共用房和管理用房的建筑面积。 计算公摊面积,通常要先明确几个关键概念。首先是套内建筑面积,它由套内使用面积、套内墙体面积、阳台建筑面积三部分组成。然后是公摊系数,它是衡量公摊面积大小的一个指标。 公摊面积的计算公式如下: 公摊面积 = 套内建筑面积 × 公摊系数。 其中,公摊系数的计算方式为:公摊系数 = 总公摊面积 ÷ 总套内建筑面积。 这里的总公摊面积就是整栋楼里所有需要公摊的面积总和,总套内建筑面积则是整栋楼所有套内建筑面积的总和。 在我国,《商品房销售面积计算及公用建筑面积分摊规则》对商品房销售面积的计算以及公用建筑面积的分摊方法做了相关规定。虽然这个规则并没有强制规定具体的公摊系数范围,但它明确了公摊面积的计算方法和原则,保障了购房者在面积计算方面的合法权益。 不过,不同类型的建筑,公摊系数会有差异。一般来说,多层住宅的公摊系数在7%-12%;小高层住宅的公摊系数大约在10%-16%;高层住宅相对更高,公摊系数通常在14%-24%;商业用房的公摊系数可能达到20%-50%。 购房者在买房时,一定要向开发商了解公摊面积的具体计算方式和分摊范围,查看相关的文件和资料,确保自己的权益不受侵害。如果对计算结果有疑问,也可以咨询专业的房产测绘机构进行重新测算。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