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子给人做担保了还能再抵押吗?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有时会用房子为他人提供担保,之后又可能因自身需求想将房子抵押出去。那么,房子给人做担保了还能再抵押吗?这要从法律规定和实际情况两方面来分析。 首先,让我们了解一下房屋担保和抵押的概念。房屋担保是指在他人的债务关系中,以自己的房屋作为保证,当债务人无法履行债务时,债权人有权就该房屋优先受偿。而房屋抵押则是指抵押人以其合法的房屋以不转移占有的方式向抵押权人提供债务履行担保的行为。当债务人不履行债务时,抵押权人有权依法以抵押的房屋拍卖所得的价款优先受偿。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四百零九条规定,抵押权人可以放弃抵押权或者抵押权的顺位。抵押权人与抵押人可以协议变更抵押权顺位以及被担保的债权数额等内容。但是,抵押权的变更未经其他抵押权人书面同意的,不得对其他抵押权人产生不利影响。债务人以自己的财产设定抵押,抵押权人放弃该抵押权、抵押权顺位或者变更抵押权的,其他担保人在抵押权人丧失优先受偿权益的范围内免除担保责任,但是其他担保人承诺仍然提供担保的除外。同时,第四百一十四条规定,同一财产向两个以上债权人抵押的,拍卖、变卖抵押财产所得的价款依照下列规定清偿:(一)抵押权已经登记的,按照登记的时间先后确定清偿顺序;(二)抵押权已经登记的先于未登记的受偿;(三)抵押权未登记的,按照债权比例清偿。其他可以登记的担保物权,清偿顺序参照适用前款规定。 从上述法律规定可以看出,法律并没有禁止已经用于担保的房屋再次进行抵押。也就是说,在房子已经给人做了担保的情况下,仍然可以进行抵押。不过,再次抵押会存在一些限制和风险。 一方面,再次抵押时,抵押人需要如实告知后位抵押权人该房屋已经存在担保的情况。如果隐瞒这一事实,可能构成欺诈,后位抵押权人有权撤销抵押合同。 另一方面,在实现抵押权时,各个抵押权人的受偿顺序是有法律规定的。已经登记的抵押权按照登记的时间先后确定清偿顺序,已经登记的先于未登记的受偿,未登记的按照债权比例清偿。这意味着后位抵押权人的受偿可能会受到前位抵押权的限制。如果房屋的价值不足以清偿所有债权,后位抵押权人可能无法获得全部的清偿。 此外,房屋的再次抵押还需要考虑原担保合同的约定。有些担保合同可能会明确禁止抵押人在担保期间将房屋再次抵押,或者对再次抵押的条件和范围作出限制。如果违反这些约定,抵押人可能需要承担违约责任。 房子给人做担保了仍然可以再抵押,但需要遵守法律规定,如实告知相关情况,并考虑可能存在的风险和限制。在进行再次抵押之前,建议咨询专业的法律人士,以确保自己的行为合法合规,避免不必要的法律纠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