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强制执行可以和解吗?
我收到了行政强制执行通知,觉得执行内容有些不合理,我想和相关部门协商和解,不知道行政强制执行能不能和解,也不清楚和解有没有什么条件和程序,希望能了解一下这方面的法律规定。
展开


行政强制执行是指行政机关或者行政机关申请人民法院,对不履行行政决定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依法强制履行义务的行为。那么行政强制执行能否和解呢?答案是可以的。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强制法》第四十二条规定,实施行政强制执行,行政机关可以在不损害公共利益和他人合法权益的情况下,与当事人达成执行协议。执行协议可以约定分阶段履行;当事人采取补救措施的,可以减免加处的罚款或者滞纳金。 这一规定为行政强制执行过程中的和解提供了明确的法律依据。 行政强制执行和解有其积极意义。一方面,和解可以使行政机关在实现行政管理目的的同时,充分考虑当事人的实际情况,灵活处理问题,减少执行的阻力和成本。另一方面,对于当事人来说,和解可以避免因强制执行给自己带来更大的损失,有机会通过协商争取更有利的执行方案。 不过,行政强制执行和解也有一定的限制条件。和解必须建立在不损害公共利益和他人合法权益的基础上。如果和解协议的达成会对公共利益造成损害,或者侵犯了其他公民、法人或组织的合法权益,那么这种和解是不被允许的。 在程序上,行政机关与当事人达成执行协议后,双方都应当按照协议的约定履行各自的义务。如果当事人不履行执行协议,行政机关可以恢复强制执行。而且,执行协议应当以书面形式订立,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避免后续产生纠纷。 总之,行政强制执行是可以和解的,但要在法律规定的框架内进行,遵循一定的条件和程序,以保障公共利益、他人合法权益以及执行的公正性和合法性。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