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成年人受伤时监护人过错如何认定?
我家孩子在小区里玩耍时受了伤,有人说可能会认定我作为监护人有过错。我不太清楚在法律上,未成年人受伤时监护人过错是怎么认定的,想了解一下认定的标准和依据是什么,自己心里好有个底。
展开


在法律层面,未成年人是指不满十八周岁的自然人,由于他们在认知和自我保护能力上相对较弱,所以需要监护人进行保护和监管。当未成年人受伤时,认定监护人是否存在过错,主要看监护人是否尽到了应有的监护职责。 监护职责是指监护人对被监护人的人身、财产及其他合法权益进行监督和保护的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三十四条规定,监护人的职责是代理被监护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保护被监护人的人身权利、财产权利以及其他合法权益等。监护人依法履行监护职责产生的权利,受法律保护。监护人不履行监护职责或者侵害被监护人合法权益的,应当承担法律责任。 在认定监护人过错时,通常会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比如,监护人是否在合理范围内对未成年人进行了适当的监管。如果监护人将年幼的孩子单独留在危险环境中,像无人看管的河边、马路上等,这种情况下一旦孩子受伤,很可能会被认定监护人存在过错。因为监护人应该预见到这些环境对孩子有潜在危险,却没有采取必要的防范措施。 另外,监护人是否给予未成年人必要的安全教育也很关键。若监护人平时没有教导孩子一些基本的安全知识,例如交通规则、用火用电安全等,导致孩子因缺乏相关知识而受伤,这也可能被视为监护人没有尽到监护职责。 司法实践中,法院会结合具体案件的实际情况,依据证据来判断监护人是否存在过错以及过错的程度。如果监护人存在过错,可能需要根据过错程度承担相应的责任,责任形式可能包括赔偿损失等。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