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赠订立后是否可以变更和撤销?


在了解遗赠订立后是否可以变更和撤销之前,我们先明确一下遗赠的概念。遗赠是指自然人通过设立遗嘱,将其个人财产赠与国家、集体或者法定继承人以外的组织、个人的法律行为。也就是说,遗赠人在生前通过合法有效的遗嘱,指定了自己去世后财产的归属。 从法律规定来看,遗赠订立后是可以变更和撤销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四十二条规定,遗嘱人可以撤回、变更自己所立的遗嘱。立遗嘱后,遗嘱人实施与遗嘱内容相反的民事法律行为的,视为对遗嘱相关内容的撤回。立有数份遗嘱,内容相抵触的,以最后的遗嘱为准。这意味着,遗赠作为遗嘱的一种特殊形式,同样适用这些规定。 为什么法律会允许遗赠的变更和撤销呢?这是因为遗嘱是遗嘱人处分自己财产的意思表示,遗嘱人在生前有权根据自己的意愿对财产进行重新安排。人的想法和情况会随着时间而发生变化,比如遗赠人与受遗赠人之间的关系可能恶化,或者遗赠人又有了新的顾虑和考虑等。允许变更和撤销遗赠,正是为了保障遗嘱人对自己财产的自主处分权。 变更和撤销遗赠通常有以下几种方式。第一种是明示的方式,即遗嘱人重新订立一份新的遗嘱,明确表示变更或者撤销之前的遗赠。新遗嘱的内容应当符合法律规定的形式和实质要件,例如自书遗嘱需要由遗嘱人亲笔书写、签名,注明年、月、日等。第二种是默示的方式,如果遗嘱人实施了与遗赠内容相反的民事法律行为,比如将遗赠的财产出售、赠与他人等,那么就可以视为对遗赠相关内容的撤回。 不过,在变更和撤销遗赠时,也需要注意一些问题。首先,要确保新的遗嘱或者行为符合法律规定,否则可能会导致变更或撤销无效。其次,如果遗赠涉及到一些特殊的财产,如房屋、车辆等,还需要按照相关的规定办理相应的手续。此外,如果遗赠已经对受遗赠人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比如受遗赠人已经为接受遗赠做了一些准备工作,那么可能还会涉及到一些公平和合理补偿的问题。 综上所述,遗赠订立后是可以变更和撤销的,但必须遵循法律规定的程序和方式。在处理遗赠相关事宜时,建议咨询专业的法律人士,以确保自己的行为合法有效,避免不必要的法律纠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