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里父母的地孩子能继承吗?


在我国,土地所有权分为国家所有和集体所有,个人不能直接继承土地所有权。但在一些特定情况下,孩子对父母土地的相关权益可能存在继承的情况,以下为你详细分析: **一、承包地的情况** - **家庭承包的耕地、草地**:家庭承包是以“农户”为单位进行的,所有权属于集体。如果老人与子女已经分户,且户口上没有其他人,属于“整户消亡”的情况,村集体组织会收回该户的承包土地并另行分配。不过,承包地上的收益,例如种植粮食的收获、土地流转费用等,子女是可以继承的。这是因为这些收益属于父母的个人合法财产,根据《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二条,遗产是自然人死亡时遗留的个人合法财产,子女作为法定继承人有权继承。 - **家庭承包的林地**:林地承包经营权可以发生继承。依据《农村土地承包法》第三十一条,承包人应得的承包收益,依照民法典的规定继承。林地承包的承包人死亡,其继承人可以在承包期内继续承包。也就是说,孩子可以继承林地承包经营权并继续经营管理。 - **其他方式承包的土地(如通过招标、拍卖、公开协商等方式取得的“四荒”土地)**:承包经营权可视为个人财产权益,能依法继承。承包收益按照《民法典》继承分配,承包经营权可以由继承人继续承包。若所有继承人都不愿继续承包,可将承包经营权转让,转让费作为遗产分配。 **二、宅基地的情况** 宅基地的所有权属于村集体,农民只有使用权,所以宅基地本身不能继承。但根据“地随房走”的原则,宅基地上的房屋属于农民私有财产,可以继承。如果子女继承了父母的房屋,在房屋存续期间,可拥有对宅基地的使用权。当房屋灭失或拆除后,村集体有权收回宅基地。不过,在一些地方有特殊规定,比如在“一户一宅”的原则下,符合条件的子女可依法继承并使用宅基地。 综上所述,孩子能否继承父母的土地,需要根据土地的具体类型和相关情况来确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