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纠纷能否进行仲裁?
我和别人签了份合同,现在因为合同里的一些条款履行问题产生了纠纷。我不太想走法院诉讼的流程,听说仲裁可能会更快更方便。但我不知道合同纠纷到底能不能通过仲裁解决,想了解一下相关法律规定。
展开


合同纠纷通常是可以通过仲裁来解决的,但需要满足一定的条件。下面为你详细解释: 首先,仲裁是一种由双方当事人协议将争议提交给第三者,由该第三者对争议的是非曲直进行评判并作出裁决的解决争议方法。和法院诉讼不同,仲裁更强调当事人的自主性和灵活性。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第四条规定,当事人采用仲裁方式解决纠纷,应当双方自愿,达成仲裁协议。没有仲裁协议,一方申请仲裁的,仲裁委员会不予受理。这意味着,如果想要通过仲裁解决合同纠纷,双方需要在事前或者事后达成书面的仲裁协议,明确约定将纠纷提交给某个仲裁机构进行仲裁。例如,在合同中可以专门设置仲裁条款,约定如发生纠纷,将提交至某某仲裁委员会仲裁。 其次,仲裁的事项需要是符合法律规定的可仲裁范围。《仲裁法》第二条规定,平等主体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之间发生的合同纠纷和其他财产权益纠纷,可以仲裁。同时,第三条也明确了一些不能仲裁的情形,比如婚姻、收养、监护、扶养、继承纠纷以及依法应当由行政机关处理的行政争议。所以,一般的商业合同纠纷等财产权益纠纷是可以仲裁的,但涉及到上述不可仲裁事项的就不行。 此外,仲裁实行一裁终局的制度。裁决作出后,当事人就同一纠纷再申请仲裁或者向人民法院起诉的,仲裁委员会或者人民法院不予受理。这体现了仲裁的高效性,但也要求当事人在选择仲裁时要谨慎考虑。 如果双方达成了有效的仲裁协议,且纠纷属于可仲裁的范围,那么合同纠纷是能够通过仲裁来解决的。在遇到合同纠纷时,当事人可以根据自身情况和需求,综合考虑选择合适的纠纷解决方式。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