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二次打印加字能否鉴定?
我有一份合同,怀疑对方在打印好之后又二次打印加了字。这份合同对我很重要,我想知道从法律和技术层面,能不能鉴定出合同是否存在二次打印加字的情况呢?要是能鉴定,鉴定结果在法律上有效力吗?
展开


在法律实践中,合同二次打印加字是能够进行鉴定的。首先,从鉴定原理上来说,文件检验是一门专业的技术领域,专业的鉴定人员可以通过显微镜观察纸张表面纤维的压痕、油墨的分布和渗透情况等物理特征来判断是否存在二次打印。如果是二次打印,那么后打印的字迹在纸张纤维上留下的痕迹和首次打印的会存在差异,油墨的附着情况也可能不同。 从法律依据方面来看,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七十九条规定,当事人可以就查明事实的专门性问题向人民法院申请鉴定。当事人申请鉴定的,由双方当事人协商确定具备资格的鉴定人;协商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指定。这意味着当你对合同的真实性存在疑问时,你有权利向法院申请对合同是否存在二次打印加字进行鉴定。 鉴定机构作出的鉴定意见属于法定的证据种类之一。《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三十六条规定,人民法院对鉴定人出具的鉴定书,应当审查是否具有鉴定人的签名或者盖章等内容。如果鉴定程序合法,鉴定机构和鉴定人员具备相应资质,那么该鉴定意见就可以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依据。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鉴定结果也并非绝对准确无误。在一些情况下,由于合同纸张的特殊性、打印设备的差异等因素,可能会影响鉴定结果的准确性。所以在实际案件中,法院会综合考虑鉴定意见以及其他相关证据来判断合同的真实性。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