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stion-icon 法院能否主动引用同时履行抗辩权?

我和对方签了合同,约定双方同时履行义务。现在因为一些纠纷闹上了法庭,我想知道在这种合同纠纷里,法院会不会主动去引用同时履行抗辩权呢?我不太懂这个,想了解下法院在这方面有怎样的处理方式。
展开 view-more
  • #同时履行抗辩权
answer-icon 共1位律师解答

同时履行抗辩权是一个重要的法律概念。简单来说,它是指在双务合同中,双方当事人互负债务,没有先后履行顺序的,应当同时履行。一方在对方履行之前有权拒绝其履行要求;一方在对方履行债务不符合约定时,有权拒绝其相应的履行要求。比如在一个买卖合同中,卖家和买家约定一手交钱一手交货,这时候如果买家没给钱,卖家就可以拒绝交货,这就是同时履行抗辩权的体现。 关于法院能否主动引用同时履行抗辩权,在我国的司法实践和法律规定中有明确的态度。根据法律原理和相关规定,同时履行抗辩权是当事人享有的一项权利,具有私权性质。权利是否行使,应由当事人自行决定,法院不能主动干预。这就好比一个人有某项权利,他可以选择用或者不用,别人不能强行替他做决定。 我国《民法典》虽然没有直接针对法院能否主动引用同时履行抗辩权作出明确条文规定,但从相关的民法原则和司法精神来看,遵循当事人意思自治原则。意思自治原则强调当事人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按照自己的意愿来处理自己的事务和行使权利。同时履行抗辩权作为当事人的权利,是否主张该权利应当由当事人自己决定。如果法院主动引用同时履行抗辩权,就相当于替当事人做出了决定,这违背了当事人意思自治原则。 从诉讼程序的角度来看,法院的职责是公正地审理案件,依据双方当事人提供的证据和主张来进行裁判。如果法院主动引用同时履行抗辩权,可能会破坏诉讼程序的公正性和平衡性。因为法院主动引用可能会使一方当事人在没有充分准备和辩论的情况下受到不利影响,也可能导致另一方当事人失去通过正当途径主张权利的机会。 在实际的司法实践中,各级法院也普遍遵循这一原则,不会主动引用同时履行抗辩权。当事人如果想要主张同时履行抗辩权,应当在诉讼过程中明确地向法院提出,并提供相应的证据来支持自己的主张。只有这样,法院才会根据具体的案件情况,对当事人的主张进行审查和判断。总之,法院一般不能主动引用同时履行抗辩权,这是为了保障当事人的权利和维护司法程序的公正。

avatar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suggest-qr
mobile-suggestion
qr why
mobile-cta-laywer cta-laywer
免费法律咨询 3423名律师在线 3分钟快速回复
立即联系立即拨打立即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