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方因犯罪被判刑是否可以离婚?


在法律层面,一方因犯罪被判刑,另一方是可以提出离婚的。下面为您详细解释。 首先,从法律原理上来说,婚姻关系的存续需要基于夫妻双方的感情基础。当一方因犯罪被判刑,这种情况往往会对夫妻感情造成严重的冲击和破坏。而且由于一方服刑,夫妻双方无法像正常夫妻那样共同生活、相互扶持,这在客观上也使得婚姻关系难以继续维持。 从法律依据来看,《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七十九条规定了夫妻一方要求离婚的,可以由有关组织进行调解或者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离婚诉讼。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应当进行调解;如果感情确已破裂,调解无效的,应当准予离婚。其中列举了调解无效应当准予离婚的情形,虽然一方犯罪被判刑并未明确列在其中,但该条还规定了“其他导致夫妻感情破裂的情形”。一方犯罪被判刑,通常会被法院认定为导致夫妻感情破裂的情形之一。 在实践中,如果一方因犯罪被判刑,另一方可以选择协议离婚或者诉讼离婚。 协议离婚的话,需要双方就离婚意愿、子女抚养、财产分割等问题达成一致意见,然后共同到婚姻登记机关申请离婚登记。但由于一方在服刑,其人身自由受到限制,亲自到婚姻登记机关办理离婚登记手续可能存在一定困难。在这种情况下,通常需要监狱配合,安排合适的时间和地点让双方办理相关手续。 如果无法通过协议离婚,那么另一方可以向法院提起离婚诉讼。在诉讼过程中,原告需要向法院提供证据证明夫妻感情已经破裂,一方犯罪被判刑的判决书等相关材料可以作为重要的证据。法院在审理此类案件时,会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如犯罪的性质、刑期长短、对家庭造成的影响等。一般来说,如果犯罪情节较为严重、刑期较长,法院判决离婚的可能性较大。 总之,一方因犯罪被判刑,另一方是有权利提出离婚的,并且在法律上是有相应的程序和依据支持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