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伤骨折内固定未取出能否做劳动能力鉴定?
我之前工作时受了工伤,导致骨折做了内固定手术。现在我想做劳动能力鉴定,但内固定还没取出来。我不太清楚这种情况下能不能做鉴定,会不会影响鉴定结果,想了解一下相关的法律规定。
展开


劳动能力鉴定是指劳动功能障碍程度和生活自理障碍程度的等级鉴定,对于工伤职工而言,这直接关系到其应享受的工伤保险待遇。那么工伤骨折内固定未取出时,是否可以做劳动能力鉴定呢? 首先,依据《工伤保险条例》第二十一条规定,职工发生工伤,经治疗伤情相对稳定后存在残疾、影响劳动能力的,应当进行劳动能力鉴定。这里强调的是“伤情相对稳定”,而并非以骨折内固定是否取出为必要条件。也就是说,判断能否进行劳动能力鉴定的关键在于伤情是否已经相对稳定,而不是内固定是否取出。 其次,从实际情况来看,有些内固定可能无需取出,或者取出内固定会对劳动者身体造成更大伤害,甚至在某些情况下取出内固定需要很长时间恢复。如果一味要求必须取出内固定才能进行鉴定,会不合理地拖延劳动者获得应得赔偿的时间,损害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所以,在骨折内固定未取出,但伤情已经相对稳定,不影响对劳动功能障碍程度和生活自理障碍程度的判断时,是可以进行劳动能力鉴定的。不过,不同地区在具体操作上可能会存在一定差异。有些地区可能会要求先取出内固定再进行鉴定,而有些地区则认可在未取出内固定且伤情稳定的情况下进行鉴定。 当面临工伤骨折内固定未取出而又需要进行劳动能力鉴定的情况时,工伤职工可以向当地的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咨询具体的操作流程和要求,按照规定提供相关的医疗资料和证明,以确保自己的权益得到合法保障。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