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stion-icon 执行就一定能执结吗?什么是执行不能?

之前申请了强制执行,可到现在都没拿到钱。不太清楚这到底是执行过程中出了问题,还是属于执行不能的情况。想具体了解下执行不能是怎么一回事,要是遇到执行不能该怎么办呢?
展开 view-more
  • #执行不能
  • #强制执行
  • #财产查控
  • #恢复执行
  • #执行程序
answer-icon 共1位律师解答

执行并不一定能执结,存在“执行不能”的情况。“执行不能”指的是因为被执行人丧失了履行能力,没有财产可以用来执行,或者不具备执行条件,从而导致法院没办法执行到位 。简单说,就是被执行人“没钱可还”。 按照法律规定,《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执行中财产调查若干问题的规定 》第一条表明,执行过程中,申请执行人应当提供被执行人的财产线索;被执行人应当如实报告财产;人民法院应当通过网络执行查控系统进行调查,根据案件需要应当通过其他方式进行调查的,同时采取其他调查方式。这意味着在执行时各方都有相应的责任。 当遇到“执行不能”时,一方面要继续积极配合法院执行工作。要是发现被执行人有可供执行的财产线索,能随时与法院、法官联系,向法院申请恢复执行,而且不受申请执行时效期间的限制。另一方面,案件在终结本次执行程序后,执行法院会通过网络查控系统定期查询及现场调查等方式查询被执行人财产,若有可供执行的财产,系统会反馈提醒执行法院,符合恢复执行条件的,法院会依职权主动恢复执行。 相关概念: 执行不能:因被执行人丧失履行能力、无财产可供执行或不具备执行条件,造成法院无法执行到位的情形。 终结本次执行程序:法院在最大限度利用已有资源,穷尽所有财产调查措施,并对符合条件的被执行人采取限制消费、列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等措施后,由于被执行人确实没有财产可供执行,而采取的一种结案方式,等被执行人有财产可供执行时再启动执行程序。

avatar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suggest-qr
mobile-suggestion
qr why
mobile-cta-laywer cta-laywer
免费法律咨询 3423名律师在线 3分钟快速回复
立即联系立即拨打立即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