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stion-icon 伪造假合同是否能立案?

我和别人合作做生意,对方给我拿了份合同,后来发现合同是伪造的。我想通过法律途径解决,不知道这种伪造假合同的情况,警方会不会立案处理呢?我不太了解相关法律,希望有人能帮我解答。
展开 view-more
  • #合同诈骗
answer-icon 共1位律师解答

在讨论伪造假合同能否立案之前,我们先来明确一下伪造假合同的定义。简单来说,伪造假合同就是一方故意制造虚假的合同文件,以达到欺骗对方或者获取不正当利益的目的。这种行为严重违背了诚实信用原则,破坏了正常的市场交易秩序。 那么,伪造假合同在什么情况下能够立案呢?这主要取决于该行为是否达到了刑事立案的标准。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二十四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一)以虚构的单位或者冒用他人名义签订合同的;(二)以伪造、变造、作废的票据或者其他虚假的产权证明作担保的;(三)没有实际履行能力,以先履行小额合同或者部分履行合同的方法,诱骗对方当事人继续签订和履行合同的;(四)收受对方当事人给付的货物、货款、预付款或者担保财产后逃匿的;(五)以其他方法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的。 也就是说,如果伪造假合同的人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并且通过该假合同骗取了对方数额较大的财物,那么就可能构成合同诈骗罪,公安机关会予以立案侦查。一般来说,根据相关的司法解释,数额较大的标准通常是在二万元以上。 不过,如果伪造假合同的行为没有达到合同诈骗罪的立案标准,但该行为损害了他人的合法权益,受损害方也可以通过民事诉讼的途径来维护自己的权益。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四十八条规定,一方以欺诈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也就是说,受欺诈方可以向法院或仲裁机构申请撤销该合同,并要求对方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综上所述,伪造假合同是否能立案,要根据具体的情况来判断。如果符合刑事立案标准,公安机关会立案侦查;如果不符合刑事立案标准,但损害了他人合法权益,也可以通过民事诉讼解决。

avatar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suggest-qr
mobile-suggestion
qr why
mobile-cta-laywer cta-laywer
免费法律咨询 3423名律师在线 3分钟快速回复
立即联系立即拨打立即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