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地拆迁能否仲裁?
在征地拆迁过程中,常常会出现各种纠纷,比如补偿款没谈拢、安置方案不满意等。很多人不知道遇到这些问题能不能通过仲裁来解决。具体想了解在哪些情况下征地拆迁可以仲裁,仲裁需要满足什么条件,以及仲裁和其他解决方式相比有什么优缺点。
展开


征地拆迁在一定情况下是可以仲裁的。 首先,需要明确仲裁的适用条件。若在签订拆迁补偿安置协议后,被拆迁人或房屋租赁方未能按照协议约定在规定期限内完成搬迁,且协议中明确约定了仲裁条款,那么拆迁方可以依法向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例如,双方在协议中约定若一方违约,另一方有权向特定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当出现约定的违约情形时,就可以启动仲裁程序。 从法律依据来看,《民法典》第二百三十三条规定,物权受到侵害的,权利人可以通过和解、调解、仲裁、诉讼等途径解决。同时,《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第二十一条规定,当事人申请仲裁应当符合下列条件:(一)有仲裁协议;(二)有具体的仲裁请求和事实、理由;(三)属于仲裁委员会的受理范围。第二十二条规定,当事人申请仲裁,应当向仲裁委员会递交仲裁协议、仲裁申请书及副本。 然而,并非所有的征地拆迁纠纷都能仲裁。比如,拆迁安置补偿纠纷如果是属于行政机关处理的行政争议,就不可以申请仲裁。《仲裁法》第三条规定,依法应当由行政机关处理的行政争议不能仲裁。 如果无法通过仲裁解决,当事人还可以选择其他途径。比如,若土地征收过程中出现违规情况,被征收人可向征收办所在的上级政府部门投诉举报;若权益受损,也可向当地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寻求损害赔偿。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