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证货物移交是否可以在开证前?
我在做进出口贸易,涉及到信用证结算。现在卖方想在开证行开出信用证之前就把货物移交给我,我不太确定这样做合不合法,会不会有什么风险,想了解一下从法律角度看,信用证货物移交能不能在开证前呢?
展开


在国际贸易中,信用证是银行根据进口商(开证申请人)的请求和指示,向出口商(受益人)开立的有一定金额、在一定期限内凭规定的单据在指定地点付款的书面保证文件。关于信用证货物移交是否可以在开证前,法律并没有明确禁止这种操作。 从法律规定上来说,《跟单信用证统一惯例(UCP600)》主要是对信用证业务的流程、各方的权利和义务等作出规定,它并没有限制货物移交和开证的先后顺序。货物移交本质上是买卖合同中的交付行为,遵循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关于买卖合同的规定。根据《民法典》,当事人可以约定交货的时间和方式等内容。 不过,在实际操作中,在开证前进行货物移交是存在一定风险的。对于进口商而言,如果提前接收了货物,但后续开证出现问题,比如开证行拒绝开证或者开证延迟等,可能会导致资金支付和货物接收的节奏失衡,并且货物接收后如果发现质量等问题,在未开证的情况下,对出口商的约束会相对较弱。对于出口商来说,提前移交货物但未收到信用证,意味着失去了银行信用的保障,万一进口商违约不履行开证义务,出口商可能面临货款无法收回的风险。 所以,虽然法律上允许信用证货物移交在开证前,但从风险防控和保障交易安全的角度出发,买卖双方都应当谨慎对待这种操作,最好在合同中明确约定双方的权利和义务以及风险承担方式,以避免不必要的纠纷和损失。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