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定监护人能否作为监护人继承被监护人的财产?
我是孩子的法定监护人,孩子的父母不幸离世了,留下了一些财产。我就想知道,我作为法定监护人,有没有权利继承孩子这些财产啊?心里一直没底,所以来问问。
展开


法定监护人能否作为监护人继承被监护人的财产,需要分情况来看。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法定监护人和财产继承的基本概念。法定监护人是指依照法律的直接规定担任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和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监护人,履行监护职责的人。一般来说,未成年人的法定监护人是其父母,无民事行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成年人的法定监护人是其配偶、父母、子女等。财产继承则是指按照法律规定或者被继承人所立的合法遗嘱承接被继承人遗产的行为。 在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对财产继承有明确的规定。根据《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七条,遗产按照下列顺序继承:第一顺序为配偶、子女、父母;第二顺序为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继承开始后,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第二顺序继承人不继承;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的,由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 如果法定监护人同时是被继承人在法定继承顺序中的继承人,那么在符合法律规定的继承条件下,是可以继承被监护人财产的。比如,父母是未成年子女的法定监护人,当子女不幸去世且没有留下遗嘱时,父母作为第一顺序继承人,是有权继承子女的遗产的。 但是,如果法定监护人不在法定继承人的范围内,仅仅因为监护关系是不能继承被监护人财产的。比如,一个人只是被指定为某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的监护人,但和被监护人没有法定的继承关系,那么通常情况下就不能继承被监护人的财产。除非被监护人通过合法有效的遗嘱,将自己的财产遗赠给该监护人。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