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事故能否追究伪证罪?
我遇到了一起医疗事故,在处理过程中发现有人作伪证,导致事故责任认定变得复杂。我想知道在医疗事故这种情况下,能不能追究作伪证者的伪证罪呢?想了解相关的法律规定。
展开


在探讨医疗事故能否追究伪证罪这个问题时,我们需要先明确伪证罪的定义和构成要件,以及医疗事故的相关法律规定。 伪证罪,简单来说,是指在刑事诉讼中,证人、鉴定人、记录人、翻译人对与案件有重要关系的情节,故意作虚假证明、鉴定、记录、翻译,意图陷害他人或者隐匿罪证的行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零五条规定:“在刑事诉讼中,证人、鉴定人、记录人、翻译人对与案件有重要关系的情节,故意作虚假证明、鉴定、记录、翻译,意图陷害他人或者隐匿罪证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这意味着伪证罪的适用有特定的场景,即刑事诉讼过程中。 而医疗事故,通常是指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违反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过失造成患者人身损害的事故。一般情况下,医疗事故纠纷首先通过民事途径解决,比如医患双方协商、卫生行政部门调解或者民事诉讼等。在这些民事程序中,并不存在适用伪证罪的情况。 不过,如果医疗事故涉嫌构成医疗事故罪,进入了刑事诉讼程序,那么就有可能涉及伪证罪。医疗事故罪是指医务人员由于严重不负责任,造成就诊人死亡或者严重损害就诊人身体健康的行为。当案件进入刑事诉讼环节,如果证人、鉴定人等相关人员故意作伪证,就可能触犯伪证罪。 例如,在医疗事故罪的侦查、起诉、审判过程中,证人明明知道真实情况,却故意提供虚假的证言,干扰司法机关对案件的公正处理,就可能被认定为伪证罪。 综上所述,单纯的医疗事故纠纷在民事处理阶段不能追究伪证罪,但如果医疗事故涉及刑事犯罪,进入刑事诉讼程序,且存在符合伪证罪构成要件的行为,那么就可以追究伪证罪。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