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成年犯罪是否能免于起诉?
我家孩子还未成年,因为一时冲动犯了点事。我特别担心这会对他以后的人生造成很大影响,想知道在法律上,未成年犯罪有没有可能免于起诉呢?具体要满足什么条件呢?
展开


未成年犯罪在符合一定条件的情况下,是有可能免于起诉的。下面来为你详细解释。 首先,我们要理解“免于起诉”的含义。免于起诉其实就是人民检察院对公安机关侦查终结移送起诉的案件或自行侦查终结的案件,经审查认为犯罪嫌疑人的行为不构成犯罪或依法不应追究刑事责任,从而作出不将犯罪嫌疑人诉至人民法院审判的一种处理决定。 对于未成年人犯罪,《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规定了附条件不起诉制度。如果未成年人涉嫌刑法分则第四章、第五章、第六章规定的犯罪,可能判处一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符合起诉条件,但有悔罪表现的,人民检察院可以作出附条件不起诉的决定。这里所说的“附条件”,就是会给未成年人设定一定的考验期,在考验期内要遵守相关规定,比如遵守法律法规,服从监督;按照考察机关的规定报告自己的活动情况;离开所居住的市、县或者迁居,应当报经考察机关批准等。如果在考验期内遵守规定,考验期满,人民检察院就可以作出不起诉的决定,也就是相当于免于起诉了。 另外,如果犯罪情节轻微,依照刑法规定不需要判处刑罚或者免除刑罚的,人民检察院也可以作出不起诉决定。这主要是考虑到未成年人身心发育尚未成熟,可塑性强,通过教育、感化、挽救等方式,可能会让他们更好地回归社会。 不过,是否能免于起诉,要由人民检察院根据具体的案件情况,按照法律规定来进行判断和决定。同时,这也需要综合考虑犯罪的性质、情节、危害后果以及未成年人的悔罪表现等多方面因素。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