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订立遗嘱后一方能否进行变更?


在探讨共同订立遗嘱后一方能否变更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什么是共同遗嘱。共同遗嘱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遗嘱人共同订立的一份遗嘱,通常是夫妻双方对他们的共同财产或各自财产作出的处分安排。 从法律原理上讲,遗嘱是一种单方法律行为。单方法律行为的意思就是,只要遗嘱人自己有订立遗嘱的真实意愿,并且按照法律规定的形式和要求来做,这个遗嘱就成立了。也就是说,遗嘱人有权根据自己的意愿来处分自己的财产。 然而,共同遗嘱有其特殊性。它是多个遗嘱人意思表示的结合,涉及到多个遗嘱人的利益。对于共同遗嘱一方能否变更,我国法律并没有明确统一的规定。在司法实践中,通常会根据不同的情况来判断。 如果共同遗嘱是对共同财产进行处分,且遗嘱中明确约定双方不得擅自变更,那么一方变更遗嘱可能会被认定为违反约定。因为双方在订立遗嘱时达成了一种契约关系,都要遵守这个约定。比如,夫妻双方在共同遗嘱中写明“我们一致同意,此遗嘱内容未经双方协商一致,任何一方不得变更”,这种情况下一方擅自变更就不符合约定。 要是遗嘱中没有类似禁止变更的约定,并且遗嘱所涉及的财产中有属于一方个人财产的部分,那么该方对自己个人财产部分所做的遗嘱内容是可以变更的。这是基于遗嘱人对自己财产的处分权。例如,夫妻共同遗嘱中,有一套房产是丈夫婚前个人财产,虽然写在了共同遗嘱里,丈夫依然有权对涉及该房产的遗嘱内容进行变更。 在一些情况下,如果共同遗嘱是为了实现特定目的,如保障配偶在世时的生活等,一方变更遗嘱可能会损害另一方的利益,这种变更可能不被支持。比如,夫妻共同遗嘱约定,一方去世后,全部财产由在世一方使用和管理,等在世一方也去世后,再由子女继承。如果先去世一方的继承人在其去世后,要求变更遗嘱分割财产,这就可能损害在世一方的利益,一般不会得到法律支持。 虽然我国法律没有明确规定共同遗嘱一方能否变更,但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关于遗嘱的一般规定,遗嘱人对自己的财产有处分权。同时,根据诚实信用和公平原则,共同遗嘱中如果有约定,双方应该遵守约定。所以,共同订立遗嘱后一方能否变更不能一概而论,要综合考虑遗嘱的具体内容、财产性质以及是否有相关约定等多方面因素。如果遇到具体问题,建议咨询专业的法律人士,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