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居期间一方死亡,另一方能继承其遗产吗?
在探讨同居期间一方死亡另一方是否能继承遗产这个问题时,我们需要明确几个关键的法律概念。首先是法定继承,它是指按照法律规定的继承人范围、继承顺序和遗产分配原则进行的继承方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七条规定,遗产按照下列顺序继承:第一顺序为配偶、子女、父母;第二顺序为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继承开始后,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第二顺序继承人不继承;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的,由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这里所指的配偶,是指经过合法婚姻登记的夫妻。所以,从法定继承的角度来看,同居关系并不等同于婚姻关系,同居的另一方通常不在法定继承人的范围内,一般不能以配偶身份继承遗产。
然而,这并不意味着同居期间一方死亡,另一方就完全没有可能获得遗产。如果死者生前订立了有效的遗嘱,明确将自己的部分或全部遗产赠与同居的另一方,那么另一方可以依据遗嘱继承相应的遗产。这就是遗嘱继承,它是按照被继承人生前所立的合法有效的遗嘱来确定遗产的继承人和分配份额的一种继承方式,《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三十三条规定,自然人可以依照本法规定立遗嘱处分个人财产,并可以指定遗嘱执行人。自然人可以立遗嘱将个人财产指定由法定继承人中的一人或者数人继承,也可以立遗嘱将个人财产赠与国家、集体或者法定继承人以外的组织、个人。
此外,还有一种情况,根据《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三十一条规定,对继承人以外的依 靠被继承人扶养的人,或者继承人以外的对被继承人扶养较多的人,可以分给适当的遗产。如果在同居期间,另一方依靠死者扶养,或者对死者扶养较多,那么在分割遗产时,法院会根据实际情况,酌情分给另一方适当的遗产。例如,一方在同居期间长期生病,另一方一直悉心照顾,承担了大部分的生活费用和医疗费用,这种情况下就可能被认定为扶养较多,从而获得适当的遗产份额。
综上所述,同居期间一方死亡,另一方能否继承遗产不能一概而论。如果有遗嘱指定,另一方可以按遗嘱继承;如果符合法定的扶养情况,也能获得适当的遗产。但在法定继承中,由于同居关系不被法律认定为婚姻关系,另一方通常没有继承权。
相关问题
为您推荐19个最新问题
租房气味大是否可以退租?
职务侵占65万会被判处多少年有期徒刑?
房产证是单独所有,离婚时能分割吗
离婚后孩子的抚养费是如何计算的?
抢劫罪是如何判刑的?
老赖是如何判定的?
宗地面积和宅基地面积有什么区别?
公司公章如何辨别真伪?
为什么添加办税人员时出现时间不在有效时间内?
立遗嘱应该到哪里办理?
农村合作医疗费用太高是否能报销?
二次酒驾被查到后怎么走程序和处罚?
抓了个洗黑钱的会被报复吗?
怎样审营业执照?
存在未划款的部分提取清册该如何处理?
土地使用税的计算公式能举个例子说明吗?
卫健委怎样处理医患纠纷?
个人养老保险只交了一年能退吗?
商场保安殴打消费者,商场应当承担哪些责任?
已为您展示了 19 个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