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诉讼中当事人做证人后能否作为第三人?
我在一个民事诉讼里,先作为证人提供了证言。现在案件还没结束,我感觉自己和这个案子的结果也有一定利害关系,想知道我这种已经做过证人的当事人,还能不能成为这个案子的第三人啊?
展开


在民事诉讼中,当事人做证人以后能否作为第三人,需要从多个方面来分析。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证人、第三人和当事人这些概念。证人是知晓案件情况并向法院提供证言的人,他们以自己所了解的事实来帮助法院查明案件真相。第三人则是对他人之间的诉讼标的有独立请求权,或者虽然没有独立请求权,但案件处理结果同他有法律上的利害关系,而参加到已经开始的诉讼中的人。当事人就是因民事权利义务关系发生争执或受侵害,以自己的名义进行诉讼,并受人民法院的裁判或调解书约束的人。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五十九条规定,对当事人双方的诉讼标的,第三人认为有独立请求权的,有权提起诉讼。对当事人双方的诉讼标的,第三人虽然没有独立请求权,但案件处理结果同他有法律上的利害关系的,可以申请参加诉讼,或者由人民法院通知他参加诉讼。人民法院判决承担民事责任的第三人,有当事人的诉讼权利义务。 一般情况下,证人的角色和第三人的角色有着不同的要求和特点。证人主要是客观陈述自己知晓的案件事实,其作用在于证明案件事实。而第三人参与诉讼是基于自身与案件的利害关系,目的是维护自己的民事权益。如果当事人先作为证人提供了证言,之后发现符合第三人的条件,理论上是可以成为第三人参加诉讼的。不过,法院会综合考虑多种因素,比如证人证言的客观性是否会因为其转变为第三人的身份而受到影响,是否会对诉讼程序的正常进行产生干扰等。如果该当事人确实对诉讼标的有独立请求权,或者案件处理结果与其有法律上的利害关系,并且不会对诉讼的公正性和正常程序造成不利影响,法院通常会允许其以第三人的身份参加诉讼。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