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有忧郁症的人能否离婚?


在我国法律中,患有忧郁症的人是可以离婚的。下面从几个方面来详细说明。 首先,从法律规定来看,《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七十九条规定,夫妻一方要求离婚的,可以由有关组织进行调解或者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离婚诉讼。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应当进行调解;如果感情确已破裂,调解无效的,应当准予离婚。这里并没有限制患有忧郁症的人不能提出离婚或者不能被判决离婚,也就是说,忧郁症本身并不是阻止离婚的法律障碍。 从离婚的方式来讲,主要有协议离婚和诉讼离婚两种。 协议离婚是指夫妻双方自愿离婚,并就子女抚养、财产分割等问题达成一致意见,签订书面离婚协议,然后亲自到婚姻登记机关申请离婚登记。对于患有忧郁症的人,如果其在签订离婚协议时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能够清晰表达自己的意愿,并且协议内容是双方真实意思表示,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那么就可以通过协议离婚的方式解除婚姻关系。 诉讼离婚则是一方向法院提起离婚诉讼。在诉讼过程中,法院判断是否准予离婚的标准是夫妻感情是否确已破裂。如果患有忧郁症的一方以夫妻感情破裂为由起诉离婚,需要向法院提供相关证据,比如双方长期分居、经常发生争吵、感情不和等方面的证据。法院会根据双方提供的证据,结合案件的具体情况进行综合判断。同时,如果另一方以对方患有忧郁症为由起诉离婚,也需要证明忧郁症对夫妻感情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导致感情破裂。例如,忧郁症患者的行为严重影响了家庭生活的正常进行,使得双方无法继续共同生活等。 此外,在涉及子女抚养权和财产分割问题时,法院会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处理。对于子女抚养权,法院会从有利于子女身心健康、保障子女的合法权益出发,结合父母双方的抚养能力和抚养条件等具体情况妥善解决。在财产分割方面,会遵循照顾子女、女方和无过错方权益的原则。 总之,患有忧郁症的人在法律上是可以离婚的,但在实际操作中,需要根据不同的离婚方式和具体情况,按照法律规定的程序来进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