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院宣告判决或裁定时原告还能撤诉吗?
我之前起诉了一个人,现在案子到了法院宣告判决或裁定这个阶段。我现在有点想撤诉了,但是不知道在这个时候还能不能撤,想了解下法律在这方面是怎么规定的。
展开


在探讨法院宣告判决或裁定时原告是否能撤诉这个问题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撤诉的概念。撤诉,简单来说,就是原告在向法院提起诉讼后,又主动要求撤回自己的诉讼请求。它是当事人对自己诉讼权利的一种处分行为。 我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八条规定,宣判前,原告申请撤诉的,是否准许,由人民法院裁定。人民法院裁定不准许撤诉的,原告经传票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的,可以缺席判决。从这条法律规定中我们可以看出,原告申请撤诉的时间节点是在宣判前。 当法院宣告判决或裁定时,意味着整个案件的审理已经完成,法院已经对案件作出了最终的判定。在这个时候,原告是不能再撤诉的。因为判决或裁定一旦宣告,就具有了法律效力,它代表着司法机关对案件事实和法律适用的最终认定。如果允许原告在此时撤诉,就会破坏司法判决的严肃性和权威性,也会让整个司法程序变得混乱无序。 例如,在一个合同纠纷案件中,法院经过审理后宣告了判决结果,判定被告需要向原告支付一定数额的赔偿金。如果此时允许原告撤诉,那么被告已经基于判决结果所做的准备和安排就会受到影响,司法资源也会被浪费。 所以,一般情况下,在法院宣告判决或裁定时,原告不能撤诉。不过,如果存在一些特殊情况,比如判决或裁定存在严重的程序违法等问题,当事人可以通过上诉或者申请再审等途径来解决。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