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stion-icon 二手房是否可以凭公证两年后过户?

我最近想购买一套二手房,卖家提出可以先公证,两年后再办理过户手续。我有点纠结,不知道这样做是否合法合规,会不会存在什么风险,比如后续卖家反悔或者出现产权纠纷等问题,很想了解清楚这其中的具体规定和可能面临的情况。
展开 view-more
  • #二手房交易
  • #房屋公证
  • #产权过户
  • #房产风险
  • #公证效力
answer-icon 共1位律师解答

二手房可以凭公证约定两年后过户,但这种做法存在一定风险。 从法律层面来讲,公证是公证机构根据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申请,依照法定程序对民事法律行为、有法律意义的事实和文书的真实性、合法性予以证明的活动。在二手房交易中,买卖双方可以对两年后过户的约定进行公证,公证机构出具公证书后,该约定通常具有效力,除非有证据推翻该项公证。这是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证法》的相关规定。 然而,需要明确的是,进行公证并不会直接导致产权变动。房产证上登记的户主才是法律认可的房屋所有权人,即使房屋已经完成公证程序但尚未正式过户,买方仍旧不具备法律意义上的所有权。 这种做法可能带来诸多风险。比如,在这两年期间,卖方有可能将房屋再次出售给他人并办理过户手续,导致买方的权益受损;或者卖方可能因为经济纠纷等原因,使得房屋被查封、抵押等,影响后续的过户;又或者两年后,房屋市场价值发生较大变化,卖方可能会反悔,不愿意按照原来的约定过户。 因此,虽然可以凭公证约定两年后过户,但购房者在选择这种方式时,一定要谨慎考虑其中的风险,尽可能通过合法、规范的方式来保障自己的权益。

avatar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suggest-qr
mobile-suggestion
qr why
mobile-cta-laywer cta-laywer
免费法律咨询 3423名律师在线 3分钟快速回复
立即联系立即拨打立即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