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伤赔偿协议履行后是否还能再起诉?


在讨论工伤赔偿协议履行后是否可以再诉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工伤赔偿协议。简单来说,工伤赔偿协议就是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就工伤赔偿的相关事宜,经过协商后达成的一种约定,双方要按照这个约定来执行。 从法律角度看,根据《民法典》的相关规定,民事主体之间依法达成的协议,只要是双方真实意思的表达,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那这个协议就是有效的,双方都得遵守。也就是说,如果工伤赔偿协议是在双方自愿、平等的基础上签订的,而且内容没有违法违规,那这个协议就对双方有约束力。 不过,事情也不是绝对的。如果存在一些特殊情况,即使工伤赔偿协议已经履行,劳动者依然有可能再起诉。比如,签订协议时存在重大误解。重大误解就是指行为人因为对行为的性质、对方当事人、标的物的品种、质量、规格和数量等的错误认识,使行为的后果与自己的意思相悖,并造成较大损失的情况。打个比方,劳动者在签订协议时,并不清楚自己的工伤实际伤残等级,导致协议赔偿金额远远低于应得的赔偿,这种情况下就可能构成重大误解。 又或者,签订协议时存在显失公平的情况。显失公平是指一方当事人利用自己的优势或者利用对方没有经验,致使双方的权利与义务明显违反公平、等价有偿原则。例如,用人单位利用劳动者急需钱治疗等情况,迫使劳动者签订了明显低于法定赔偿标准的协议。 还有,如果存在欺诈、胁迫的情形。欺诈就是一方故意告知对方虚假情况,或者故意隐瞒真实情况,诱使对方当事人作出错误意思表示。胁迫则是以给公民及其亲友的生命健康、荣誉、名誉、财产等造成损害或者以给法人的荣誉、名誉、财产等造成损害为要挟,迫使对方作出违背真实的意思表示。在这些情况下签订的工伤赔偿协议,受损害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如果劳动者有证据证明存在上述这些特殊情况,那么在工伤赔偿协议履行后,是可以向法院起诉的。法院在审理时,会根据具体的事实和证据来判断协议是否应该被撤销或者变更。如果协议被撤销,那么劳动者就可以按照法定的工伤赔偿标准来要求用人单位重新进行赔偿。 所以,工伤赔偿协议履行后是否可以再诉,关键要看协议签订过程中是否存在重大误解、显失公平、欺诈、胁迫等可撤销的情形。劳动者在遇到这类问题时,要及时收集相关证据,通过合法途径来维护自己的权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