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商不办房产证是否可以起诉?


在购房过程中,房产证是房屋产权的重要凭证,它代表着购房者对房屋拥有合法的所有权。当开发商不办房产证时,购房者是可以起诉的。 从法律角度来看,开发商和购房者之间通常会签订购房合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七十七条规定,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在购房合同中,办理房产证往往是开发商的一项重要义务。如果开发商没有按照合同约定的时间和条件为购房者办理房产证,就属于违约行为。 同时,《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商品房买卖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四条也明确规定,由于出卖人的原因,买受人在下列期限届满未能取得不动产权属证书的,除当事人有特殊约定外,出卖人应当承担违约责任:(一)商品房买卖合同约定的办理不动产登记的期限;(二)商品房买卖合同的标的物为尚未建成房屋的,自房屋交付使用之日起90日;(三)商品房买卖合同的标的物为已竣工房屋的,自合同订立之日起90日。合同没有约定违约金或者损失数额难以确定的,可以按照已付购房款总额,参照中国人民银行规定的金融机构计收逾期贷款利息的标准计算。 购房者起诉开发商不办房产证,需要准备好相关的证据。比如购房合同,它明确了双方的权利和义务,是证明开发商违约的重要依据;购房发票,它可以证明购房者已经按照合同约定支付了购房款;入住通知等材料,用于证明房屋已经交付使用。 在起诉时,购房者可以向开发商主张继续履行合同,即要求开发商尽快办理房产证。此外,还可以要求开发商承担违约责任,赔偿因逾期办理房产证给购房者造成的损失。损失的计算可以根据合同约定,如果合同没有约定,就按照上述司法解释的规定来计算。 总之,当开发商不办房产证时,购房者完全有权利通过起诉的方式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但在整个过程中,购房者要注意收集和保存好相关证据,按照法律规定的程序进行诉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