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除同居关系的纠纷是否可以起诉?
我和对象没领证就住在一起了,现在想分开,但在财产分割和孩子抚养上有纠纷。不知道这种解除同居关系的纠纷能不能去法院起诉,想了解下相关法律规定。
展开


在探讨解除同居关系的纠纷是否可以起诉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同居关系的定义。同居关系指的是没有经过结婚登记,男女双方共同居住生活的一种关系。这种关系不受法律上婚姻关系的保护,但在解除时,可能会涉及财产分割、子女抚养等问题。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婚姻家庭编的解释(一)》第三条规定,当事人提起诉讼仅请求解除同居关系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已经受理的,裁定驳回起诉。这意味着,如果只是单纯地想解除同居关系,法院是不会管的。这是因为同居关系本身不具有法律上婚姻关系的效力,它更多是基于当事人之间的自愿行为。 然而,如果在解除同居关系时,涉及到财产分割或者子女抚养纠纷,情况就不同了。上述司法解释第三条同时规定,当事人因同居期间财产分割或者子女抚养纠纷提起诉讼的,人民法院应当受理。也就是说,当存在财产分割问题时,比如双方在同居期间共同购买的房产、车辆等,或者在子女抚养方面有争议,像孩子的抚养权归属、抚养费的支付等问题,当事人可以向法院起诉,通过法律途径来解决这些纠纷。 在财产分割方面,法院一般会根据双方的出资情况、实际使用情况等因素来进行公平合理的分配。对于子女抚养问题,法院会从有利于子女身心健康,保障子女的合法权益出发,结合父母双方的抚养能力和抚养条件等具体情况妥善解决。 总之,单纯的解除同居关系不能起诉,但因同居产生的财产分割和子女抚养纠纷可以通过法律途径解决。当事人在遇到这些问题时,应了解相关法律规定,通过合法的方式维护自己的权益。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