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商虚假宣传是否能解除合同?


在购房过程中,开发商虚假宣传是一个常见的问题,许多购房者会疑惑这种情况下是否能够解除合同。下面为你详细解释。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什么是虚假宣传。虚假宣传是指开发商在销售房屋时,对房屋的相关信息,如房屋质量、周边配套设施、小区环境等进行夸大、虚假的描述,从而误导购房者做出购房决策。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六十三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当事人可以解除合同:(一)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二)在履行期限届满前,当事人一方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表明不履行主要债务;(三)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主要债务,经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内仍未履行;(四)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债务或者有其他违约行为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五)法律规定的其他情形。以持续履行的债务为内容的不定期合同,当事人可以随时解除合同,但是应当在合理期限之前通知对方。 对于开发商虚假宣传,如果其宣传内容构成合同的主要条款,或者该宣传对购房者订立合同以及房屋价格的确定有重大影响,那么开发商的虚假宣传就构成违约。当这种违约行为致使购房者不能实现合同目的时,购房者有权依据上述法律规定解除合同。 例如,开发商宣传小区会有大型商场、优质学校等配套设施,购房者正是基于这些宣传才决定购买该房屋。但实际交房时却发现这些配套设施根本不存在,这就可能导致购房者的购房目的无法实现,此时购房者可以主张解除合同。 不过,在实际操作中,购房者需要承担相应的举证责任,证明开发商存在虚假宣传行为,且该行为对自己的购房决策产生了重大影响。购房者可以收集相关的宣传资料、广告、销售承诺等作为证据。 此外,如果开发商的虚假宣传行为不构成根本违约,即虽然存在虚假宣传,但并不影响购房者实现合同的主要目的,购房者可能无法解除合同,但可以要求开发商承担违约责任,如赔偿损失等。 总之,开发商虚假宣传能否解除合同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判断。购房者在遇到这种问题时,应及时咨询专业律师,通过合法途径维护自己的权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