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事故医药费能全报吗?


在交通事故中,医药费是否能全报是很多当事人关心的问题。下面将结合相关法律规定,为您详细解答。 首先,交通事故中的医药费报销与事故责任划分紧密相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六条规定,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造成人身伤亡、财产损失的,由保险公司在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责任限额范围内予以赔偿;不足的部分,按照下列规定承担赔偿责任:(一)机动车之间发生交通事故的,由有过错的一方承担赔偿责任;双方都有过错的,按照各自过错的比例分担责任。(二)机动车与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之间发生交通事故,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没有过错的,由机动车一方承担赔偿责任;有证据证明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有过错的,根据过错程度适当减轻机动车一方的赔偿责任;机动车一方没有过错的,承担不超过百分之十的赔偿责任。交通事故的损失是由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故意碰撞机动车造成的,机动车一方不承担赔偿责任。 也就是说,如果对方在事故中承担全部责任,那么理论上您因事故产生的合理医药费应由对方及其保险公司承担。但这里强调的是“合理”,并非所有费用都能报销。 关于“合理”费用的界定,一般要符合国家基本医疗保险的标准。《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六条规定,医疗费根据医疗机构出具的医药费、住院费等收款凭证,结合病历和诊断证明等相关证据确定。赔偿义务人对治疗的必要性和合理性有异议的,应当承担相应的举证责任。医疗费的赔偿数额,按照一审法庭辩论终结前实际发生的数额确定。器官功能恢复训练所必要的康复费、适当的整容费以及其他后续治疗费,赔偿权利人可以待实际发生后另行起诉。但根据医疗证明或者鉴定结论确定必然发生的费用,可以与已经发生的医疗费一并予以赔偿。 这意味着,如果有些医药费是超出了基本医疗保险范围,或者是与本次交通事故无关的治疗费用,那么很可能不会被全额报销。例如,伤者在治疗交通事故损伤的同时,还顺便治疗了自己原有的一些慢性疾病,那么治疗这些慢性病的费用通常不能要求对方承担。 此外,如果双方都有责任,那么医药费将按照责任比例进行分担。比如,交警认定双方负同等责任,那么各自可能需要承担50%的医药费。 在实际操作中,保险公司在理赔时会对医药费进行审核。他们会查看费用清单、病历等相关资料,判断费用是否合理、是否属于保险理赔范围。如果保险公司认为某些费用不符合规定,可能会拒绝报销。此时,当事人如果对保险公司的决定有异议,可以通过协商、调解或者诉讼等方式来解决。 综上所述,交通事故医药费不一定能全报,具体情况要根据事故责任划分、费用的合理性以及保险合同的约定等多方面因素来确定。在处理交通事故医药费报销问题时,建议当事人及时与保险公司沟通,保留好相关的医疗凭证,必要时寻求专业法律帮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