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执行案件能否结案?
我有个案件判决后一直没执行,我心里一直不踏实,不知道这种没执行的案件能不能结案。要是能结案,那我权益咋保障;要是不能,这案子一直拖着也不是个事儿。我就想弄明白,未执行的案件到底能不能结案啊?
展开


未执行的案件在某些情况下是可以结案的。下面为你详细解释: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执行案件结案的概念。执行案件结案指的是执行法院按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对执行案件进行处理后,认定该案件已经符合一定条件,从而结束执行程序的一种法律行为。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案件立案、结案若干问题的意见》的相关规定,执行实施案件有多种结案方式,其中一些情况即便案件未完全执行完毕也能结案。例如终结本次执行程序。当人民法院穷尽财产调查措施,未发现被执行人有可供执行的财产,或者发现的财产不能处置的,经申请执行人签字确认或者执行法院组成合议庭审查核实并经院长批准后,可以裁定终结本次执行程序。这种情况下,案件虽然没有执行到位,但程序上可以结案。等发现被执行人有可供执行财产时,申请执行人可以再次申请执行,并且再次申请不受申请执行时效期间的限制。 还有执行和解。在执行中,双方当事人自行达成和解协议,执行员将协议内容记入笔录,由双方当事人签名或者盖章后,人民法院可以裁定终结执行。这意味着双方通过协商对执行事项达成了一致,即使被执行人可能未完全按照原判决履行,但基于和解协议,案件也能结案。 此外,如果作为被执行人的公民死亡,无遗产可供执行,又无义务承担人的;或者作为被执行人的公民因生活困难无力偿还借款,无收入来源,又丧失劳动能力等情况,人民法院也会裁定终结执行。 所以,未执行的案件是有可能结案的,但结案并不意味着债权人的权益无法再保障,在符合条件时债权人仍可通过合法途径维护自己的权益。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