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股东未实缴出资可以出让股权吗?


在公司运营中,股东未实缴出资时出让股权是一个常见且受关注的问题。下面将为你详细解答股东未实缴出资能否出让股权以及相关的法律规定。 首先,从法律层面来说,股东未实缴出资是可以出让股权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三条规定,具备下列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一)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二)意思表示真实;(三)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股东出让股权属于民事法律行为,只要出让方和受让方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双方的意思表示真实,且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那么股权转让行为就是有效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也没有明确禁止未实缴出资的股东转让股权。股东的出资义务和股权转让是两个不同的法律关系。股东未实缴出资只是违反了其对公司的出资义务,但并不影响其对股权的处分权。 不过,这里需要注意的是,虽然未实缴出资的股东可以转让股权,但这并不意味着其可以逃避出资义务。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若干问题的规定(三)》第十八条规定,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未履行或者未全面履行出资义务即转让股权,受让人对此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公司请求该股东履行出资义务、受让人对此承担连带责任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公司债权人依照本规定第十三条第二款向该股东提起诉讼,同时请求前述受让人对此承担连带责任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也就是说,如果受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出让股东未实缴出资,那么受让人可能需要与出让股东一起对公司和公司债权人承担出资责任。 在实际操作中,未实缴出资的股东出让股权时,出让方和受让方应该在股权转让协议中明确约定出资义务的承担问题。如果受让方愿意承担出资义务,那么应该在协议中明确写明,并按照约定履行。如果出让方和受让方没有约定,那么根据法律规定,出让股东仍然需要对公司承担出资义务。 股东未实缴出资可以出让股权,但要遵守相关法律规定,明确出资义务的承担问题,以避免不必要的法律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