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中村安置房是否可以买卖?
我看中了一套城中村安置房,价格比周边商品房便宜不少,很心动。但不知道这种房子能不能合法买卖,会不会有什么风险。我想了解下在法律层面,城中村安置房到底可不可以进行买卖交易,需要注意些什么。
展开


城中村安置房能不能买卖,要分情况来看。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什么是城中村安置房。它是因城市建设、土地开发等原因进行拆迁,而安置给被拆迁人或承租人居住使用的房屋。也就是说,原本住在城中村的居民,因为村子改造等原因房子被拆了,政府或者相关部门就给他们建了安置房来居住。 对于有完全产权的城中村安置房,是可以买卖的。所谓完全产权,就是说房主拥有房屋的所有权和土地使用权,并且能拿到合法的房产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二百零九条规定,不动产物权的设立、变更、转让和消灭,经依法登记,发生效力;未经登记,不发生效力,但是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有房产证的安置房在买卖时,就可以依法办理产权过户登记手续,买卖行为受法律保护。 然而,有些城中村安置房可能没有完全产权。比如,土地性质是集体土地,这类安置房的交易就受到限制。因为集体土地的使用权通常是归村集体所有,村民只有在符合一定条件下才能使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的相关规定,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的使用权不得出让、转让或者出租用于非农业建设。所以,这类没有完全产权的安置房,不能自由买卖,即使签订了买卖合同,也可能因为违反法律规定而被认定无效。 此外,还有一些安置房可能存在交易时间限制。有的地方规定,安置房在一定期限内(比如5年)不能上市交易。这是为了防止炒房等行为,保障被拆迁人的利益。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在限制期限内进行买卖,也会面临法律风险。 因此,在考虑购买城中村安置房时,一定要先了解清楚房子的产权情况、土地性质以及是否存在交易限制等问题。可以查看房屋的相关证件,向当地的房产管理部门咨询,避免自己的权益受到损害。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