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案件受理的含义是什么?
我想弄清楚行政案件受理到底是什么意思。之前我和行政部门起了点纠纷,有人说可以去提起行政案件,但是又提到受理的事。我就很疑惑,这个受理到底是怎么回事,是意味着案子能开始处理了,还是有别的意思呢?
展开


行政案件受理是指人民法院对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起诉进行审查后,认为符合法律规定的起诉条件而决定立案并启动行政诉讼程序的诉讼行为。下面我们来详细解释。 首先,从主体来看,受理的主体是人民法院。在我国,人民法院是国家的审判机关,负责对各类案件进行审理和裁判。当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的行政行为侵犯了自己的合法权益时,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其次,受理是一个审查的过程。人民法院在接到起诉后,会依据相关法律规定对起诉进行审查。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四十九条规定,提起诉讼应当符合下列条件:(一)原告是符合本法第二十五条规定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二)有明确的被告;(三)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根据;(四)属于人民法院受案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只有当起诉符合这些条件时,人民法院才会决定受理。 再者,受理意味着行政诉讼程序的启动。一旦人民法院决定受理行政案件,就会向原告和被告送达相关的法律文书,告知他们案件已经进入诉讼程序。之后,法院会按照法定程序对案件进行审理,包括开庭审理、调查取证、辩论等环节。 最后,行政案件受理是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合法权益的重要环节。它为当事人提供了一个通过法律途径解决与行政机关之间纠纷的机会,使得行政行为能够受到司法监督,确保行政权力在法律的框架内运行。总之,行政案件受理是行政诉讼程序的重要起点,对于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和保障行政法治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