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在夜间非法停车,责任如何分担?


在探讨汽车夜间非法停车的责任分担问题前,我们先来了解几个关键的法律概念。首先是“过错责任原则”,这是指在交通事故中,谁有过错,谁就要承担相应的责任。过错包括故意和过失,比如非法停车、超速行驶等行为都属于有过错。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五十二条规定,机动车在道路上发生故障,需要停车排除故障时,驾驶人应当立即开启危险报警闪光灯,将机动车移至不妨碍交通的地方停放;难以移动的,应当持续开启危险报警闪光灯,并在来车方向设置警告标志等措施扩大示警距离,必要时迅速报警。同时,第六十八条也规定,机动车在高速公路上发生故障时,应当依照本法第五十二条的有关规定办理;但是,警告标志应当设置在故障车来车方向一百五十米以外,车上人员应当迅速转移到右侧路肩上或者应急车道内,并且迅速报警。如果汽车在夜间非法停车,没有按照规定采取警示措施,那么停车方就存在过错。 而对于正常行驶的车辆驾驶人,也有安全驾驶的义务。《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二十二条规定,机动车驾驶人应当遵守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的规定,按照操作规范安全驾驶、文明驾驶。在夜间行驶时,驾驶人更应该集中注意力,保持安全车速和车距,以确保能够及时发现前方的异常情况并采取措施。 具体到责任分担,如果非法停车的车辆没有设置明显的警示标志,对事故的发生起到了主要作用,那么停车方可能要承担主要责任或者同等责任。例如,在一些案例中,如果停车方是在禁止停车的路段停车,且未开启危险报警闪光灯和设置警告标志,而正常行驶的车辆驾驶人已经尽到了合理的注意义务,但仍然无法避免事故的发生,停车方可能会被认定为承担主要责任。但如果正常行驶的车辆驾驶人存在超速、酒驾等违法行为,也会影响责任的划分,可能会减轻停车方的责任或者让正常行驶方承担同等甚至主要责任。总之,责任的具体分担需要由交警根据事故现场的具体情况,结合双方的过错程度来综合判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