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签合同离职后索赔双倍薪金的案例是怎样的?


在探讨为签合同离职后索赔双倍薪金案例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双倍薪金索赔的法律依据和基本概念。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二条规定,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不与劳动者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自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之日起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简单来说,如果用人单位没有按照法律规定和劳动者签订书面合同,就需要额外支付劳动者一倍的工资作为惩罚。 接下来看为签合同离职后索赔双倍薪金的情况。一般情况下,劳动者主动离职后又重新入职,在新的劳动关系中,如果用人单位没有及时和劳动者签订书面合同,劳动者是有权利依据上述法律规定索赔双倍薪金的。但实际案例中,情况可能会比较复杂。 例如,某劳动者为了能获得更好的职位待遇,按照公司要求先办理离职手续,之后再重新入职。重新入职后,公司一直没有和他签订新的书面劳动合同。在这种情况下,该劳动者就可以向公司提出双倍薪金的索赔。如果公司拒绝,劳动者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仲裁委在审理时,会综合考虑各种因素。比如,要看劳动者离职和重新入职是否是用人单位故意安排以规避签订劳动合同的责任。如果是用人单位恶意操作,那么劳动者的索赔请求很可能会得到支持。 然而,如果劳动者不能证明用人单位存在恶意规避行为,或者离职和重新入职是劳动者自身主动的、完全出于个人意愿的行为,那么索赔双倍薪金可能就会比较困难。因为法律更倾向于保护劳动者在正常劳动关系中因用人单位过错而未签订合同的权益。 所以,在遇到为签合同离职后索赔双倍薪金的情况时,劳动者需要收集好相关证据,比如离职证明、重新入职的通知、工作记录等,以证明自己的主张。同时,要及时通过合法途径维护自己的权益,避免超过仲裁时效。总之,此类案例的处理要依据具体情况,结合法律规定来判断劳动者是否能成功索赔双倍薪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