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财务软件编制现金流量表有哪些公式?


用财务软件编制现金流量表涉及多个公式,下面为你详细介绍不同项目下的公式及相关法律依据。现金流量表是反映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现金和现金等价物流入和流出的报表,编制现金流量表能让企业管理者、投资者等了解企业的资金运作情况。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 31 号——现金流量表》,企业应当采用直接法列示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 首先是经营活动现金流量相关公式。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公式为:主营业务收入+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应收账款年初余额 - 应收账款期末余额)+(应收票据年初余额 - 应收票据期末余额)+(预收款项期末余额 - 预收款项年初余额) - 当期计提的坏账准备 - 票据贴现的利息。这个公式的原理是,主营业务收入是企业销售商品或提供劳务的基本收入,加上销项税额就是总的应收金额,再通过应收账款、应收票据和预收款项的期初和期末余额调整,扣除坏账准备和票据贴现利息,就得到了实际收到的现金。比如,一家企业年初应收账款为 100 万,年末为 80 万,主营业务收入 500 万,销项税额 65 万,没有应收票据和预收款项变动,也没有坏账准备和票据贴现利息,那么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就是 500 + 65 +(100 - 80) = 585 万。 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公式为:主营业务成本+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存货期末余额 - 存货年初余额)+(应付账款年初余额 - 应付账款期末余额)+(应付票据年初余额 - 应付票据期末余额)+(预付款项期末余额 - 预付款项年初余额) - 当期列入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的职工薪酬 - 当期列入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的折旧费和固定资产修理费。这个公式是基于企业购买商品和接受劳务的成本计算,考虑了存货的变动、应付账款和应付票据的调整,以及预付款项的情况,同时扣除了非现金支出的职工薪酬、折旧费和固定资产修理费。例如,企业年初应付账款 50 万,年末 60 万,主营业务成本 300 万,进项税额 39 万,存货年初 80 万,年末 90 万,没有应付票据和预付款项变动,当期列入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的职工薪酬 20 万,折旧费 10 万,那么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就是 300 + 39 +(90 - 80)+(50 - 60) - 20 - 10 = 309 万。 其次是投资活动现金流量相关公式。收回投资收到的现金是指企业出售、转让或到期收回除现金等价物以外的交易性金融资产、持有至到期投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长期股权投资等而收到的现金。公式为:交易性金融资产贷方发生额+与交易性金融资产一起收回的投资收益。比如企业出售交易性金融资产,账面价值 100 万,售价 110 万,那么收回投资收到的现金就是 110 万。 取得投资收益收到的现金公式为:投资收益(贷方发生额) - 应收利息(期末余额 - 期初余额) - 应收股利(期末余额 - 期初余额)。这是因为投资收益是企业因投资而获得的收益,但要考虑应收利息和应收股利的变动情况。例如,企业投资收益贷方发生额 20 万,应收利息期初 5 万,期末 3 万,应收股利期初 8 万,期末 6 万,那么取得投资收益收到的现金就是 20 -(3 - 5) -(6 - 8) = 24 万。 最后是筹资活动现金流量相关公式。吸收投资收到的现金公式为:实收资本(或股本)、资本公积、应付债券等科目的贷方发生额 - 为发行股票、债券支付的审计、咨询等费用。这是因为企业吸收投资会增加实收资本等科目,但要扣除发行相关的费用。比如企业发行股票,实收资本增加 500 万,支付审计、咨询等费用 10 万,那么吸收投资收到的现金就是 490 万。 借款收到的现金公式为:短期借款、长期借款科目的贷方发生额。例如企业向银行借入短期借款 200 万,那么借款收到的现金就是 200 万。总之,这些公式是编制现金流量表的重要依据,企业在实际操作中要根据自身业务情况准确运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