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保障支出有什么特点和主要内容?


社会保障支出,指的是政府通过财政向由于各种原因而导致暂时或永久性丧失劳动能力、失去工作机会或生活面临困难的社会成员提供基本生活保障的支出。这是一种转移性支出,也就是政府把一部分财政资金无偿地单方面转移给居民和其他受益者。 它具有几个显著特点。一是强制性,社会保障是依据国家法律规定强制实施的,所有符合条件的个人和单位都必须参与。这就好比大家都得按照规定交税一样,是具有法律约束力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明确规定,用人单位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三十日内为其职工向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申请办理社会保险登记。未办理社会保险登记的,由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核定其应当缴纳的社会保险费。二是互济性,社会保障通过统筹调剂的方式,在不同人群、不同地区之间进行资金的调配,实现风险共担。比如医疗保险,健康的人缴纳的保费可以用来帮助患病的人支付医疗费用。三是普遍性,社会保障的覆盖范围广泛,涵盖了社会各个阶层和群体,旨在保障全体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四是福利性,社会保障不以盈利为目的,其目标是为社会成员提供基本的生活保障和福利服务。 社会保障支出的主要内容包括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和社会优抚等方面。社会保险是社会保障的核心内容,主要有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以养老保险为例,它是为保障劳动者在达到国家规定的解除劳动义务的劳动年龄界限,或因年老丧失劳动能力退出劳动岗位后的基本生活而建立的一种社会保险制度。《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对各项社会保险都进行了详细规定,明确了参保范围、缴费标准、待遇享受条件等内容。社会救助是指国家和社会对由于各种原因而陷入生存困境的公民,给予财物接济和生活扶助,以保障其最低生活需要的制度,比如最低生活保障、特困人员供养等。社会福利是政府为全体社会成员提供的各种福利性补贴和举办的各种福利事业,像公共医疗卫生服务、教育福利等。社会优抚是国家和社会对有特殊贡献者及其家属提供褒扬和优惠性质的物质帮助,以保障其生活不低于当地一般生活水平的制度,主要针对军人及其家属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