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stion-icon 犯罪预备形态具有哪些特征?

我对犯罪预备形态不太懂,想知道它到底有哪些特征。比如在一个犯罪行为还没真正实施前,怎样判断是不是处于犯罪预备阶段呢?这些特征在法律上是怎么界定的,我特别想了解清楚。
展开 view-more
  • #犯罪预备
answer-icon 共1位律师解答

犯罪预备形态,指的是行为人为了实施犯罪而进行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行为,但由于行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能着手实行犯罪的犯罪停止形态。下面为您详细介绍其特征: 主观上,犯罪预备具有犯罪的目的性。这意味着犯罪预备的行为人主观上具有明确的犯罪故意,其实施的准备行为是为了顺利地完成犯罪。举例来说,张三为了实施盗窃银行的犯罪行为,进行了详细的踩点、规划逃跑路线等准备工作,这些行为都体现了他主观上具有盗窃银行的犯罪目的。我国《刑法》第二十二条规定:“为了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是犯罪预备。”这里的“为了犯罪”就明确体现了犯罪预备主观上的犯罪目的性。 客观上,犯罪预备是为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行为。准备工具是指制造、收集、购买或者使用犯罪所需的各种物品,比如为了杀人而购买刀具,为了盗窃而准备撬锁工具等。制造条件则更为广泛,包括调查犯罪场所和被害人行踪、出发前往犯罪地点或者守候被害人的到来、诱骗被害人前往犯罪场所等。例如,李四为了抢劫出租车司机,提前了解出租车司机的交接班时间和行驶路线,这就是在制造犯罪条件。 此外,犯罪预备是由于行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能着手实行犯罪。也就是说,行为人已经开始实施犯罪的预备行为,但由于出现了他无法控制的情况,导致他不能继续实施犯罪行为,从而使犯罪行为停留在预备阶段。比如王五准备在某晚入室盗窃,当他到达被害人家门口时,突然听到屋里有很多人说话,他害怕被发现,于是放弃了盗窃行为。在这个例子中,屋里有人说话就是王五意志以外的原因,导致他未能着手实行盗窃犯罪。 综上所述,犯罪预备形态的特征在主观和客观方面都有明确的表现,并且受到法律的严格界定。这些特征有助于我们准确区分犯罪预备与其他犯罪形态,对于正确认定犯罪和适用刑罚具有重要意义。

avatar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suggest-qr
mobile-suggestion
qr why
mobile-cta-laywer cta-laywer
免费法律咨询 3423名律师在线 3分钟快速回复
立即联系立即拨打立即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