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借贷虚假诉讼主要有哪些特征?


民间借贷虚假诉讼指的是在民间借贷案件中,诉讼参与人通过虚构事实、伪造证据等方式,向法院提起诉讼,意图通过法院的裁判来获取非法利益或损害他人合法权益的行为。下面我们来详细说说民间借贷虚假诉讼主要的特征。 首先,从当事人之间的关系来看。虚假诉讼的当事人之间往往存在特殊关系,常见的是亲属、朋友、关联企业等关系。这是因为他们之间更容易达成默契,相互配合来实施虚假诉讼行为。比如,一些关联企业为了转移资产、逃避债务,会通过虚构借贷关系来进行虚假诉讼。 其次,从案件事实方面分析。虚假诉讼通常没有真实的借贷事实发生,或者借贷金额与实际情况严重不符。当事人可能会伪造借条、转账记录等证据来证明借贷关系的存在。而且在诉讼过程中,双方当事人对于案件事实的陈述往往过于一致,缺乏真实借贷纠纷中常见的争议和矛盾。例如,在一些案件中,原告和被告对于借款的时间、地点、金额、用途等细节都能惊人地一致,这就很可能存在虚假诉讼的嫌疑。 再者,从诉讼行为表现来看。虚假诉讼的当事人在诉讼中往往表现得比较配合,不会进行激烈的对抗。原告可能会轻易放弃自己的部分诉讼请求,被告也可能会主动承认原告的全部诉求。此外,虚假诉讼的当事人还可能会故意拖延诉讼时间,或者在诉讼过程中突然撤诉等。这些异常的诉讼行为都可能是虚假诉讼的信号。 最后,从法律依据方面。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二条规定,当事人之间恶意串通,企图通过诉讼、调解等方式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人民法院应当驳回其请求,并根据情节轻重予以罚款、拘留;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这为打击民间借贷虚假诉讼提供了明确的法律依据。 总之,判断一起民间借贷纠纷是否为虚假诉讼,需要综合考虑以上这些特征,并结合具体案件情况进行分析。如果发现存在虚假诉讼的嫌疑,当事人可以及时向法院提供相关证据,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