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责任的特点在于什么?


法律责任是指因违反了法定义务或契约义务,或不当行使法律权利、权力所产生的,由行为人承担的不利后果。下面我们来详细说说法律责任的特点。 首先,法律责任具有法定性。这意味着法律责任是由法律明确规定的。也就是说,哪些行为会导致法律责任,以及具体承担什么样的法律责任,都在法律条文中有明确的表述。《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对各种犯罪行为及其应承担的刑事责任做了详细规定。像故意杀人、抢劫等犯罪行为,会依据刑法的相关条款来确定相应的刑罚。这就好比游戏规则,事先都已经明确好了,人们在行为时就知道哪些是不能做的,做了会有什么后果。 其次,法律责任具有国家强制性。当出现需要承担法律责任的情况时,国家会运用强制力来保证责任的落实。这种强制力体现在多个方面,比如司法机关可以对违法犯罪者采取强制措施,如逮捕、拘留等;法院可以判决违法者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如果违法者不履行,法院可以通过强制执行程序来实现。《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规定了强制执行的程序,当一方当事人不履行生效判决时,另一方可以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法院有权通过查询、冻结、划拨被执行人的财产等方式来保证判决的执行。 再者,法律责任具有专门性。法律责任的认定和归结是由专门的国家机关依照法定程序进行的。在我国,司法机关(如法院、检察院)和行政执法机关(如公安局、工商局等)在各自的职权范围内负责法律责任的认定和追究。不同的违法行为由不同的机关来处理,而且处理过程都要遵循严格的程序。例如,刑事案件由公安机关侦查,检察院提起公诉,法院进行审判;民事案件则由当事人向法院提起诉讼,法院按照民事诉讼程序进行审理。这种专门性保证了法律责任认定和归结的公正性和准确性。 最后,法律责任具有程序性。无论是刑事诉讼、民事诉讼还是行政诉讼,都有一套严格的程序规定。这些程序规定了从立案、侦查、起诉、审判到执行等各个环节的具体要求和步骤。《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对刑事案件的诉讼程序做了详细规定,包括侦查机关的侦查行为、检察机关的审查起诉、法院的审判程序等。遵循这些程序可以保证法律责任的认定和追究过程合法、公正,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