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迁补偿安置方案的法律时效是多久?
最近涉及到拆迁相关事宜,对拆迁补偿安置方案的法律时效不太清楚。想知道这个时效具体是怎么算的,要是超过了时效会有什么后果,自己该怎么去把握这个时效,确保自身权益不受影响,所以想详细了解下拆迁补偿安置方案法律时效的具体情况。
展开


拆迁补偿安置方案的法律时效一般是六个月。这里说的时效,简单来讲,就是从你知道或者应该知道相关行政行为作出了,或者你的权益被侵害了,从这个时候开始计算,你有六个月的时间可以采取行动。如果超过这个时间去提起拆迁补偿方面的诉讼,法院可能就不受理了。 法律依据是《行政诉讼法》第四十六条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应当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作出行政行为之日起六个月内提出,不过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而且因不动产提起诉讼的案件自行政行为作出之日起超过二十年,其他案件自行政行为作出之日起超过五年提起诉讼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在拆迁过程中,如果对补偿安置方案有疑问或者觉得不合理,一定要在这个六个月的时效内积极维护自己的权益。比如可以先和相关部门进行沟通协商,要是协商不成,就可以考虑在时效内提起诉讼等法律途径。总之,时效很关键,一定要重视起来,及时采取行动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相关概念: 行政行为:是指行政主体行使行政职权,作出的能够产生行政法律效果的行为。通俗说就是政府等行政部门做出的一些决定、命令等行为。 诉讼时效:就是法律规定的,权利人在一定期间内不行使权利,就会导致权利得不到法律保护的一种制度。就像这个拆迁补偿安置方案时效,过了六个月可能就没法通过诉讼来主张权益了。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