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stion-icon 交通法肇事逃逸案件有哪些特点?

我在路上开车的时候,听到旁边人在讨论交通肇事逃逸的事儿。我就有点好奇,在交通法里,肇事逃逸案件一般都有啥特点啊?我想了解一下,以后自己开车也能多留个心眼,也想知道这种案件的特性。
展开 view-more
  • #肇事逃逸
answer-icon 共1位律师解答

交通肇事逃逸指的是在发生交通事故后,当事人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的行为。下面我们来详细探讨交通法中肇事逃逸案件的特点。 首先是主观故意性。逃逸者在主观上是故意的,他们明知道自己的行为造成了交通事故,为了逃避法律责任和经济赔偿等后果,而选择逃离现场。例如张三在撞车后,害怕承担赔偿责任和被追究法律后果,于是直接驾车逃离。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第九十二条规定,发生交通事故后当事人逃逸的,逃逸的当事人承担全部责任。但是,有证据证明对方当事人也有过错的,可以减轻责任。这体现了法律对逃逸者主观故意行为的一种考量和规制。 其次是行为的隐蔽性。很多肇事逃逸者会采取一些手段来隐藏自己的身份和行踪。有的会在事故发生后迅速清理现场痕迹,比如擦拭车上的碰撞痕迹、更换车牌等;还有的会选择在偏僻路段或者夜间等不易被发现的时间和地点逃逸。这种隐蔽性给事故的调查和侦破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像李四在深夜撞人后,趁着周围无人注意,赶紧驾车逃离,现场也没有留下明显线索,警方花费了很多时间才找到他。 再者是后果的严重性。肇事逃逸往往会导致受害者得不到及时的救助和赔偿,加重了受害者的伤害和损失。同时,也破坏了正常的交通秩序和社会公序良俗。如果因为逃逸致使受害者得不到及时救治而死亡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规定,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这显示了肇事逃逸行为严重的社会危害性。 另外,调查的复杂性也是其特点之一。由于逃逸者的故意躲避和现场证据的缺失,交警部门在调查肇事逃逸案件时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时间。可能需要调取大量的监控视频、走访证人、进行技术鉴定等工作。比如王五肇事逃逸后,警方通过调取沿途多个监控摄像头的画面,经过反复比对和分析,才锁定了逃逸车辆和嫌疑人。 最后,社会影响恶劣。肇事逃逸事件容易引发公众的恐慌和不满情绪,损害法律的权威和公信力。它让人们对交通安全产生担忧,破坏了社会的和谐稳定。大家看到肇事逃逸的新闻后,会觉得在道路上行驶缺乏安全感,对整个社会的信任度也会降低。

avatar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suggest-qr
mobile-suggestion
qr why
mobile-cta-laywer cta-laywer
免费法律咨询 3423名律师在线 3分钟快速回复
立即联系立即拨打立即联系